良醫

長者跌倒傷害大 戴保護墊 防髖部骨折

關節保護墊

(香港訊)長者跌倒甚為常見,香港房屋協會在2014年起展開為期4年的追蹤研究,發現在2000多名社區長者中,每5名長者就有1人曾跌倒受傷。

Advertisement

中大一項研究,翻看2377段長者跌倒影片,發現跌倒後側向落地,髖部骨折風險最高,因此提倡高危長者使用護髖。

另一邊廂,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推出運動遊戲程式,即使在疫情之下,長者都可以透過平板電腦操肌強身,預防跌倒。

香港每年有超過6300名長者髖部骨折,逾95%因跌倒引致;約20%至30%髖部骨折的長者,因長期臥床或感染而在1年內死亡,逾半未能恢復活動能力,長者跌倒可大可小。

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楊懌健

ADVERTISEMENT

下肢肌肉無力易跌倒

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助理教授楊懌健表示,綜合過往多個研究,跌倒危險因素包括下肢肌肉弱、過去曾跌倒、步態不穩、平衡失調、視力減弱、關節炎等;其中下肢肌肉無力的長者,跌倒風險是健康人士4.4倍。了解跌倒風險因素固然重要,還要教導長者如何在跌倒時減低受傷風險。

楊懌健與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的研究團隊,於2007至2010年間,在加拿大兩所護老院中觀察研究,2013年在期刊(The Lancet)發表第一階段結果,發現長者跌倒最常見原因是重心轉移,其次是絆倒。

研究團隊分析數據,歸納跌倒出現骨折的風險因素,並驗證髖關節保護墊(護髖)能有效減低受傷風險。研究結果在今年5月刊登於(The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研究分析了2377段長者跌倒影片,

當中30次跌倒(1.26%)

導致髖部骨折,

最常見部位是外側或後外側骨盆,

顯示側向落地引致髖部骨折的風險最大。

“由於向前跌倒導致頭部着地的傷害大,

所以有長者為免頭部受到撞擊,

有身體轉向的反應,“向前跌倒”的長者,

有45.3%身體轉向變為側身落地。”

楊懌健相信是基於自我保護反應,但從生物力學角度,向側面或後側落地對盆骨衝擊力最大,側向落地髖部骨折風險較向前或向後高5.5倍。相反的,“側向跌倒”的長者若能夠轉身為向後落地,骨折風險降低72%。

楊懌健建議,長者多做上肢訓練,加強上肢肌肉力量,跌倒時能作出即時及有效的保護反應,例如以上肢撐地(見圖1),減低受傷風險。

他提醒,訓練前宜先諮詢物理治療師意見,或在他們指導下練習。

護髖減低40%撞擊力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每年每1000名居於護老院的長者中,平均56.8人因跌倒而髖部骨折,跌倒及髖部骨折風險是社區長者的2至3倍。

有份參與研究的楊懌健估計,護老院人手有限,加上住在院舍的長者身體狀況一般較差,跌倒風險因此較高。團隊亦發現,佩戴護髖可降低髖部骨折風險54.5%。

然而,香港護老院只有不足20%長者佩戴護髖。而市面上護髖有不同大小、軟硬度,保護效果也參差。

楊懌健與團隊正研究用不同物料改良護髖,希望提升保護能力和舒適度,適用於潮濕的天氣。

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研究助理梁健忠

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研究助理梁健忠補充,不少臨床研究證實,護髖有效減低40%跌倒時的撞擊力,將髖部骨折風險降低約6至8成。

“晚上光線不充足,長者去洗手間容易跌倒,期望高危長者(過往半年曾跌倒)可以24小時佩戴。”團隊希望透過教育和推廣,護髖可在醫院和護老院廣泛應用。

 

練上肢肌力:http://video3.mingpao.com/202009/het20200930_01.mp4

練平衡防跌倒:http://video3.mingpao.com/202010/het20201012_01.mp4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