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國內

統計局:海鮮蔬菜跌價 行管期物價穩定

Advertisement

(八打靈再也28日訊)統計局數據顯示,一些大馬人可能因行動管制令的落實而急於添購儲存基本物品,惟至今為止,許多物品的平均價格都保持穩定;一些食品的每公斤價格更有下跌的情況。

經濟專家促請政府需確保一些重要物品供應充足,如米、小麥、面粉和雞蛋,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時值齋戒月,否則,可能引發恐慌性搶購。

ADVERTISEMENT

《星報》報道,統計局每月都會發表消費價格指數(CPI)的相關數據,當中包括了從食物到家用電器在內的100種物品平均價格清單。

報導說,根據3月份數據分析顯示,平均價格與前數個月相比並沒顯著增長,列表中有53個物品的平均價格略低。

報道聲稱,行動管制令從3月18日落實,至今已延長了3次;第四階段的行動管制令將從4月29日開始至5月12日結束。

報導提到,行管令期間,某些物品如面包和廁紙,因恐慌性購買而出現短缺;海鮮和蔬菜等其它食品的每公斤價格,則平均下滑了20仙至1令吉之間。

統計局3月份的“家庭食物”消費價格指數顯示,相較前一個月下降了0.2%,其中蔬菜(-1.6%)及魚和其他海鮮類(-1.0%)。

該報道引述了雙威大學經濟學教授姚金龍的談話解釋,分銷問題和需求下降可能是新鮮農產品價格下跌的因素之一。行管令期間,許多農民和中間商都無法將這些貨物交付予市場,最終導致他們不得不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出售多餘庫存的貨物,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新鮮農產品需求降

他說,行動管制令也說明了出門和購買用品的人減少了。也因為這樣,一些人可能更傾向購買保質期更久的加工食品。

他提到,餐館和食品商店是新鮮食品的最大買家,但因行動管制令,許多餐館無法營業,因此對新鮮農產品的需求急劇下降。

他聲稱,雖然對新鮮農產品的需求似乎有所下降,人們對其它一些可存放更長時間的基本物品的需求則似乎有所增加。

“統計局的數據便反映出,該部門的數據顯示3月份共有30個物品的平均價格顯得較高。如標有‘油脂’和‘肉類’的食品,與2020年2月份相比分別增加了1.3%和0.8%。”

“就廁紙等其它消耗品而言,盡管有恐慌性搶購的報道,但平均價格也保持穩定。雖然人們一直在儲存,但消費量有一個門檻,因此這並不能使得這些物品的總消費量急劇增加。”

姚金龍指出,雖可看到需求激增,但當所有人都有足夠存貨可使用直到行動管制令結束時,需求就會趨於平穩。

他聲稱,對政府而言,是要確保一些重要物品有充足供應和生產,如米、小麥、面粉和雞蛋,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是在這段齋戒月時期。否則,可能引發恐慌性搶購。至今為止,我們尚沒像其他一些國家那樣面臨短缺的問題。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