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街遇上MRT(七)‧歌聲繞樑見證老街變遷‧人鏡劇社行善為樂91載

人鏡慈善白話劇社位於蘇丹街57號,在蘇丹街與漢惹拔路的交界處。

陽光照耀下,整棟白色建築物顯得亮麗耀眼,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Advertisement

西洋古典建築物外以書法刻下“人鏡慈善白話劇社”牌匾,中西氣息混合交錯,淡淡散發藝術氣息。

“以人為鏡,可知得失”是人鏡劇社秉持的處事原則。走過漫長歲月,人鏡舉辦各項慈善義演,為華社作出貢獻。社長李善圖告訴《光明日報》,劇團早年曾義演籌募經費,供英年早逝的男高音陳容前往意大利進修聲樂,後者不負所望,學成後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

腳踏著旋轉樓梯登上人鏡位於二樓的禮堂,禮堂非常寬闊,前方有一個表演舞台,牆壁上掛滿泛黃的劇社的照片,記載著該社的輝煌歲月。

每踏一步,腳底下的木質地板都會發出吱吱聲,這裡的一切一切,都散發出古老的氣息。

ADVERTISEMENT

整棟建築物裡裡共有三個樓層,底層出租予商務書局及鄺福榮洋服店、二樓為劇社的禮堂及辦公室,頂樓則是天台。

社長李善圖、司理吳錫榮及財政黃文勝在辦公室裡翻著舊資料,一一敘說人鏡數十年來的大小事蹟。

早前許多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當中不乏工商團體或俱樂部,但這些社團僅限於同業。一群熱愛演唱及戲劇的人士,包括遊山泉、郭雲泉、蘇炳坤、任葦苗、沈輝及梁仁甫等人發起人鏡慈善白話劇社。

提倡慈善為樂

李善圖指出,劇社於1920年6月1日正式開幕,社團初期設備簡陋,礙於沒有固定會所,因此劇社成員寥寥無幾。

但在劇社創辦人齊心合力下,幾乎每個晚上都開班練習歌劇,才吸引更多新會員加入,劇團也逐漸壯大。

人鏡隨後因日治時代而陷入經濟困境,社員鄧荷義於1948年擔任司理一職後,開辦人鏡社員彩票,而後還設立人鏡慈善部,提倡慈善為樂,協助社會福利。

人鏡本著“以人為鏡,可知得失”這句名言走過漫長世紀,多年來注重慈善工作,不遺餘力地為華社進行籌募及義演。

李善圖指出,劇社於過去數十年來曾為華社籌募逾百萬令吉的善款,中華大會堂、同善醫院等皆是受惠單位。

同時,他表示,當年劇團非常賞識已故男高音陳容的音樂才華,籌辦義演募經費,供陳容遠赴意大利進修聲樂,為作育英才出一份力。

創立於1920年遷至蘇丹街會所。人鏡過去91年來默默屹立在蘇丹街,見證百年老店老街整個世紀的變遷。

葉亞來建積善堂讓礦工養老

蘇丹街人鏡慈善白話劇社旁是一幅空曠的土地,目前充作為停車場,此地原是一所老人院,名為積善堂。積善堂是吉隆坡開埠功臣葉亞來於111年前所建成,讓當時無依無靠的年邁礦工在該處頤養天年。積善堂也是吉隆坡第二所老人院兼殯儀館。

吉隆坡於舊時代擁有數十個錫礦場,無數礦工湧向隆市採礦,但在他們年紀漸長後卻無依無靠,葉亞來則建設慈善堂讓孤苦伶仃的年邁礦工養老,老礦工過世後便在院內舉葬,久而久之積善堂也增添了殯儀館的功能。

積善堂樓上分別有調養室及升仙房,當年裡頭住滿患病的老人。據說,房內還發出陣陣霉味,也傳出陣陣呻吟聲;而樓下則放置無數神主牌,停屍房則可容納兩三具棺木,讓死者家屬同時舉殯。當年多少老人就在此度過餘生。

積善堂多次火災

踏入80年代,積善堂逐漸走入“沒落”時代,再加上歷史悠久的建築物架構,更增添了陰森氣氛。積善堂產業受託人在80年代將積善堂出售給大集團。

集團同時買下該區約7間店屋,作為興建經濟酒店之用途;但該計劃卻從未落實。

積善堂於1985年正式遷出該地,象徵已完成其責任,功成身退。但這仍不是積善堂的句號,它在當地遺留下一面擁有二樓層的外牆,牆上仍刻著“積善堂”三字,無時無刻提醒著人們它的存在。

期間,積善堂曾被荒廢一段時日,繼而成為吸毒者天堂。90年代,積善堂曾發生多次火災,每次火災肇因則與吸毒者有關。

無奈,擁有百年歷史的積善堂,於2006年12月難逃被拆除的厄運。在隆市政局一聲令下,積善堂外牆被拆除,為積善堂的命運留下唏噓的感嘆號。

以彩票收入購5棟產業

人鏡慈善白話劇社巔峰期約有上逾千名成員,也以彩票收入購下5棟產業;但隨著時代變遷,成員人數急劇減半,而其中3棟產業都已變賣。

年輕一輩對粵曲不感興趣,社員平均年齡50歲以上,面對青黃不接的窘相。吳錫榮聲稱,劇社仍有接班人,況且當人們到了一定年紀後,則對粵曲產生興趣,惟唱粵曲並不會一朝一暮可練成。

李善圖表示,曾有人於20年前提出350萬令吉高價購買約3000平凡尺的劇社,但遭拒絕。

他聲稱劇社是擁有數十年歷史的慈善機構,也是當地文化價值之一,絕不能將前輩的心血毀於一旦。

因為這份堅持,人鏡慈善白話劇社目前仍然屹立不倒,成員練習歌唱及粵曲的嘹亮歌聲,徐徐從這百年劇社傳出。

港粵曲名伶來馬必拜訪

人鏡慈善白話劇社經歷了粵曲豐盛年代,當年的已故粵曲名伶鄧碧雲、新馬師曾鄧永祥、七公主等來馬登台時,必定會上門拜訪人鏡,非常風光。

李善圖指出,舊時代的娛樂場所,如購物廣場、卡拉Ok及戲院等都不普遍,人們閒來時就上社團來練歌唱戲曲,這都是上一代人的樂趣。

當時粵劇所向披靡,每當名氣響噹噹的香港粵曲名伶來到隆市,必定會現身人鏡慈善白話劇社,與該社粵曲社交流切磋,引起一時轟動。

阿陳理髮

阿陳熟悉老街如活字典

蘇丹街有一條小巷,人人俗稱“阿窿巷”,這裡有一幅很古老的街景,一名老師傅在小巷子裡簡陋地放置了兩張古董椅子、兩面鏡子,每天為老顧客們理髮挖耳。路經外國旅客意外發現此景時,宛如發現新大陸,總是拿著相機“喀嚓、喀嚓”拍下這副彷彿不屬於這21世紀的街景。

蘇丹街外車水馬龍,65歲的陳興泉一邊為顧客理髮一邊接受記者訪問。父親陳寬於七十餘年前就在“阿窿巷”開檔為街坊理髮,而後傳至他,陳興泉自小就在茨廠街一帶打轉,對這裡一切非常熟悉,活像是茨廠街“活字典”!

說陳興泉為茨廠街的“活字典”真不為過,他談起“指天街”,也說了“道理巷”……“指天街就是現在的敦陳禎祿路,為何取名‘指天街’?以前大家購物廣場一帶都是簡陋的木屋,當地許多買賣生意,小販開天價,顧客討價還價,大家指天篤地,指天街一名因此得來。”

再說“道理巷”,原來“道理巷”是李霖泰菜市場的原名。陳興泉說,舊時有一名講古佬就在那裡擺檔口,點起一柱香後就開始說起故事來了。

“他有時說起人生道理、有時則說起鬼故事,但談及緊張之際時,那柱香就燒完了,若聽眾欲再聽故事,就得添錢了。”

“告訴你吧!那支香是被動過手腳啦,香枝泡過火水,燒得特別快,人們就添錢就越快咯!哈哈!”

後記

小巷是他的快樂天地

炎熱的下午,坐在一旁的凳子聽著陳興泉笑說老街的小故事,突然覺得陳興泉及其傳統的理髮檔口是老街是緊密相扣的。

陳興泉數十年來從“阿窿巷”對望著蘇丹街,但他所見的不僅是街景如此簡單,而是看盡時代發展帶來的變遷,或許是這樣,他對政府此次徵地一事未有太大反彈。

陳興泉與老顧客嘻嘻哈哈地在小巷中度過每一天,互相調侃、逗趣為樂。這裡就是他們的小天地,也是蘇丹街的一幅美麗街景。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