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62年還在容忍 翁詩傑:各族應學習互相欣賞

(八打靈再也6日訊)前內閣部長丹斯里翁詩傑說,他對大馬在獨立62年後,仍停留在“互相容忍”階段裡甚感憂慮,畢竟“互相容忍”應是多元族群社會裡的起步,建國多年後應進入更高階段,即欣賞與珍惜各族間回異卻有共同點的美好。

Advertisement

 

他說,大馬社會因現實因素而停留在“容忍”,事實上還不斷退步,而他認為“容忍”本是一個有正面意義的字眼,不過對大馬而言,若各族間仍在容忍,意味著我們並不打算向前走。

ADVERTISEMENT

 

“國民間的團結是否緊密或鬆散,我想兩者都存在。民間對團結有各種看法,讓我擔憂的是,獨立這麼多年了,我們還局限在妒嫉思維里,例如你看到別族成功了,就認為自己的權益被剝削了,這是讓人擔憂的。”

 

翁詩傑是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CNIA)主席,曾出任交通部長及馬華總會長。他昨日在“獨立62年後的馬來西亞”論壇上說,國家建設不只局限在硬體或GDP,更挑戰的是民族集體身份的認同。

 

“我同意我們須向前邁進,不能只是停留在容忍中,讓各族間的關係更薄弱。”

 

他在回答現場觀眾提問是說,政治確實是阻礙國民團結的一大因素。

 

“無論喜歡與否,團結仍是一個夢想而已,一向來,大馬政治都與種族掛鉤,縱使政治人物高喊團結,但他們卻自己破壞團結。團結不一定有一個模型,適合其它社會模式,未必適合大馬社會,我們更應強調兼容並包所有文化的團結模式。”

 

“在基層社會裡,各族人民對團結醒覺度,可能比政治人物更高,我敢這麼說,因為我看見很多日常生活裡很感動的事,他們沒有政治意圖,不是為了攝影鏡頭而做,卻是由心發起的,真誠的去與各族人民融洽相處。”

 

翁詩傑說,多源流教育本是一個敏感的政治課題,但他不認同“多源流學校會阻礙國民團結”的言論,指語文只是一種學習知識的承載體,並建議各源流學校應多辦交流活動。

 

“我們可以讓各族學生在活動上互相認識,一起促進團結,我認為這可以有很多做法,但卻因為沒有政治意願,因此沒有人願意這麼做。”

 

“種族課題一直有其市場,一旦有需求,政治人物等在政壇里活躍者,都會用盡方法來炒作種族課題,以搏取自己的利益,我想更應該關注的,是國際社會上更具挑戰與復雜性的課題,我們太過於注重與其族裔攀比,卻不敢跨出去,承擔風險的面向國際社會的挑戰。”

 

他也建議政治領袖真正傾聽民心,如人民無心慶祝國慶,“我認為我們要檢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人民心裡究竟在想什麼?不要掩耳盜鈴以為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我希望政治人物要展現出他們的政治意願,人民也不要讓仇恨政治任何機會。”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