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性教育要及時 避免孩子過早嚐禁果

(吉隆坡訊)很多父母會擔憂孩子過於早熟,對性愛好奇及情感有過多慾望。這種擔憂尤其是對於兒子,但對女兒比較放心。

Advertisement

性教育工作者吳啟銘指出,女性的身體發育的確快於男性,但是大部分人認為,加害人多數為男性,父母會擔憂兒子將性好奇寄予異性朋友,因此也同時地保護女兒,但不論男女都必須教育孩子不能傷害他人以及必須有自我保護意識。

“很多父母問我,孩子已開始打開有關性課題,是否也有情感的慾望?其實,孩子在情感方面較慢展開,反而會提前對性有好奇,因此,幼兒會探索身體的知識,如對媽媽的乳房,爸爸的陰毛等都有無比的好奇心。”

ADVERTISEMENT

教會孩子拿捏身體界限

他說,若孩子與父母有共浴的習慣,孩兒的好奇心則不太明顯地表現出來;否則,孩子則會向父母發問有關的性問題,讓父母招架不住。

“很多時候,男同學總會想辦法逗女同學,結伴一起作弄女同學,其實這是‘喜歡’或‘示好’的表現,但結果卻往往不如預想,反而招到女同學的討厭。”

“很多孩子喜歡在課堂間互相追跑或打鬧,總是喜歡做被追的一方,喜愛被追的感覺,旁邊的同學反而對此舉感到莫名其妙。我們也曾在電視劇或電影看過類似的情節,雖然這算不上稱為‘性行為’,但可稱得上‘曖昧’的行為。”

他說,有些男同學認為只要與女同學相處過久了,會被同學傳緋聞,陷入尷尬氛圍,因此,會使用與女同學對立的局面避免尷尬。

“大部分的青少年認為性行為一定是性愛,但所謂的性行為是包括擁抱、牽手、親吻及撫摸等。”

他表示,父母未必能接受孩子與朋友的互動(以上說的舉止),尤其是親吻,但的確已屢屢發生在校園裡。因此,在之前父母必須教會孩子拿捏身體的界限,因為在四年級(11歲)後才會有情感方面的投射與需求。另外,父母也必須教會孩子如何與異性溝通與相處。

讓孩子了解 生命從何來

吳啟銘表示,小學性教育並不是僅把焦點禁止孩子性行為,而是讓孩子融洽地與異性相處,讓孩子形成自我概念,從而融入老師的教育及自我想法。

“另外,也必須告訴孩子生命從何而來,其教育會讓孩子現在性行為是否適合。每當問起孩子是從何而來,大部分孩子的回答都是錯誤。父母的正確解說可引導孩子幾歲才適合性行為,若問起孩子幾歲才適合性行為,大部分孩子的答案都是:‘結婚之後’。“

把話題帶入性教育

“但是,若接着問:為什麼是結婚後?大部分的小孩就啞口無聲,甚至有小孩認為‘只要結了婚配偶就會自然地有身孕’,這種錯誤的概念。甚少小孩會正確無誤地回答生命的來由。”

他說,父母需為孩子解說生命起源,也就是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只要有了嬰兒,就有養育嬰兒的責任,從而把話題帶入性教育,當有陌生人想對孩子性侵犯,在孩子不想有身孕之下,孩子就會自然地拒絕或反抗。

“對於小孩,‘結婚後’是現在孩子的答案,未必是未來的,但至少目前的這個答案是較為安全。另外,也要教會孩子分辨與哪些人適合發生性行為,若是隔壁鄰居的叔叔與孩子之間有奇怪的互動,也必須即刻拒絕與逃離現場。”

“父母必須向孩子解釋身體的自主權,不能與他人隨便發生性行為,即使相互喜歡彼此,也應考慮年齡因素之下應否有性行為。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有限的範圍及被允許之下可以做什麼,而不是只用恐嚇禁止孩子的行為。”

已有性經驗 教性安全知識

吳啟銘指出,高中生與小學生的性教育有差異,接受度也會有不同,若問中學生:是否結婚後才適合性行為?每位的答案都會不一樣,不過,這是價值觀的差異,無對錯的道理,不過現代的中學生都會上網尋索有關第一次性愛的資料。

他表示,一般上網尋索的資料都是未婚前性行為,而父母的禁令難以說服孩子,除非家庭有很強的宗教觀念,否則沒有什麼影響力可以讓孩子認為婚前性行為是錯誤的。這時父母不能一味地禁止孩子行為,而是要讓他思考幾個部分:

合法年齡。很多中學生並不知道有性行為合法年齡,國家規定16歲以上才可發生性行為。

雙方同意。需確認對方的同意,並非尋索性地撫摸後,對方並沒有拒絕就表示同意。在這強調,若只是互親吻臉部,並不表示對方同意與你發生性行為。因此,父母也必須教育孩子在情侶之間的性溝通重要性,什麼答案才表示“同意”或“拒絕”性行為。

穩定關係。穩定的關係不是以時間點為準則,而是關係裡的進展度。父母可用這點來教育女兒,以性行為做為穩固情侶關係的基礎,若在錯誤的時間點,行為反而破壞情侶關係的平衡。

以性別來說,女性是較為注重情感部分,若女性發生性行為是為滿足男朋友性需求,這可能導致女性無法滿足情感部分的品質,因此,必須拒絕對方性需求,並解釋拒絕的原因。

他說,很多性愛的起端都是從接吻開始,之後手就會不安分地從背部、腰部、大腿、下體再摸胸部,之後就有性愛的發生,若女性與伴侶親吻後有接下來的舉止(卻不想性愛),就必須向對方喊停。

“若雙方同意有性愛,就必須再想深一層,如性安全、衛生度等。在這兒強調的是,性教育不是提倡孩子有性行為,而是讓孩子對性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在中學生的性教育裡,有少數人已開始拒絕課堂上的性教育,只因他們已有了性經驗,這時教導他們性安全知識,如避孕、預防性病及保持衛生等才有實際幫助。”

話說癌症:血友病(一)歷史篇

前面我們說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男同胞看了可能在想:還好,這個跟我們關係不大。

不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多半是兒童和女性,但另有一種出血性的血液病絕大部分會“照顧”男同胞,那就是“血友病”。它有個外號叫 “王室病”。

有人會問,這名字好怪啊,難道都是王室的人得病?其實並不,世界各地都有這種病,但最著名的是關於英國王室的故事。

在公元19世紀,英國有一位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她不僅在位64年成為英國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主,也不僅政績顯赫創造了政治穩定、外交成功、工業空前發展,科學、文學、藝術人才輩出的“維多利亞時代”,而且她的9個子女分別與德國、西班牙、希臘、挪威等歐洲各國王室成員結婚,生下了35個孫輩,他們又與更多的歐洲王室聯姻,維多利亞女王也榮獲了“歐洲祖母”的稱號。

不幸的是,女王攜帶了血友病基因。血友病是一種先天缺乏某種凝血物質的遺傳性疾病,它的可怕之處在於出血傾向。患者只要“輕輕一碰”就可能出血不止,進而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男性發病 女性傳遞

女王的基因將血友病帶到整個歐洲王室,這種疾病從此波及多國王室的數代成員。這,也成了維多利亞女王一生最大的悲劇。

說到這裡,必須先提到“生男生女”的緣由了。我們知道,女性的染色體只有X型,而男性的染色體有X型和Y型兩種。如果女性的卵子與帶X型染色體的精子結合,會生女孩;而與帶Y型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則生的是男孩。

血友病的遺傳特徵是“男性發病,女性傳遞”。如果女性僅有一條X染色體上攜帶了血友病基因,而且沒有表現出血友病的症狀,那麼她是血友病“攜帶者”,維多利亞女王就是這樣的人。她與所有女性血友病“攜帶者”一樣,卵子一半正常,另一半帶有血友病基因的異常細胞。所以她和她們的後代裡,女孩全部是血友病的“攜帶者”,而男孩中約有一半是血友病患者。

血友病患者分為A、B、C三種類型,他們的血液里分別缺乏不同的凝血因子。 A型就是維多利亞女王所遺傳的那種,最傳統,人數最多,占到血友病患者的85%,這個類型是凝血因子Ⅷ(俗稱8因子)缺乏症;B型血友病是凝血因子Ⅸ(俗稱9因子)缺乏症,最少見的C型血友病則是凝血因子XI(俗稱11因子)缺乏症。

其實血友病男女均可患病,只是女性特別少而已。 A型患者除遺傳外,還可由基因突變所致,也可能繼發於肝臟疾病、某些血液病以及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尿毒症等,這些由繼發而來的血友病稱為獲得性血友病。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