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北馬國內地方

【黃金火火上篇】金價飆掀搶購熱潮 年輕人也買金保值

以前的年輕人認為黃金很老土,很少購買金飾,但疫情改變了大家的心態,不少華裔年輕人重新走入金店購買能隨時兌現的黃金。尤其在行動管制令之后,黃金價格不斷飆升,很多人跟大隊購入黃金首飾保值,以致大部分金店在重新開業后,生意特別火紅。

買黃金除了可保值,也是金融市場動蕩時的避險投資選項。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謝扶佑就說,過去2年金價飆漲,全馬各地驟增近200間金店;今年4及5月份,適逢開齋節和政府批准公積金特別提款1萬令吉,單是5月份黃金銷量就比4月份增加了50%。

5月銷量增50%

“根據統計,過去2年黃金市場蓬勃發展,估計全馬增加了近200間的金店(網買或實體店);銷量方面,5月份銷量比4月份增加了50%。”

ADVERTISEMENT

大馬出產的916金(22K)聞名世界,東盟國家的消費群尤其偏愛916黃金。

蕭德坤:只要我國政府不對黃金實行任何稅務,大馬的黃金行業必能續蓬勃發展。
蕭德坤:只要我國政府不對黃金實行任何稅務,大馬的黃金行業必能續蓬勃發展。

蕭德坤:買金如存款 金店銀行可套現

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聯合總會顧問拿督蕭德坤說,很多人在購買黃金時,通常第一句會問銷售員,所購買的黃金能不能典當。

市場上的916金,在任何當店都能典當到較高的價錢。

長期投資黃金少虧損

“現在很多銀行或回教銀行都有提供典當黃金的服務,所以購買黃金等於存款,也等于把現金戴在身上,隨時需要用到現金時,可在大街小巷的金店或銀行套現,非常方便。”

“尤其我國的馬來同胞非常喜歡黃金,印裔家庭在嫁女兒時也需要給嫁妝和聘金等,而華人家庭在大節日如婚嫁、生日、滿月等也有購買黃金的習俗,所以黃金銷售一年四季都有市場。”

蕭德坤說,長期投資黃金很少會虧損,這20年來金價平均漲幅介於10至20%,算是相當不錯的回報率,當然也要看進場的時機,如果在最高點買入,那就必須等一些時候才能賺錢。如果是這個月買,下個月賣,那就不是投資,而是投機。

網絡買賣逐漸成為新購物模式,消費者受促最好選擇有實体店的賣家下單,以減低風險。

網上買金飾須謹慎

實體店賣家較安全

後疫情時代民眾開始展開報復性消費,金店占盡先機,行動管制令後很多金店大排長龍,民眾紛紛購買黃金,有些金店的銷售額更是創下歷史新高,甚至是這幾年來最好的銷量。

國內大部分金店,在疫情期間除了實体店為主,也開啟網上銷售渠道,結合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增加銷售量。

網絡買賣逐漸成為新購物模式,不過蕭德坤提醒消費者,在網上購買金飾必須謹慎,以免面臨收不到貨、貨不對辦或找不到賣家等問題,這些都是消費者必須承擔的風險,所以最好的選擇是向擁有實体店的賣家下單較為理想。

通過先進的科技,一些金飾品可以在一天內產出大批的數量。

先進的技科再配合機械化,讓打金的過程簡化、省時和加速。

檳黃金佔全馬出口80%

免稅助金業蓬勃發展

談到黃金行業的前景,蕭德坤說,只要政府不對黃金實行任何稅務,大馬的黃金行業必能繼續蓬勃發展,反之,任何附加的稅務將對黃金業造成巨大的災難。

我國的打金事業可追溯至200年前,打金前輩最先成立打金職工會,至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隨后才有金鑽珠寶商會。

在英殖民期間,很多中國人從福建、海南島、廣州等來馬打拼,自此開啟大馬的打金行業。

檳城依然是我國黃金出口之首,占了全馬出口的80%,接著是吉隆坡和柔佛州,至今檳城的黃金制造商依然在大馬的打金行業稱霸。

以前國內并沒所謂的金飾門市店,在1820年代,多數打金業者都以住家式經營生意,金飾行業繁榮起來后,才有金飾零售商店,當金店設立門市后,各州也陸續成立公會。

這些年來,金鑽珠寶行業面臨數次的危機和挑戰,尤其是政府在1972年實行的金條入口稅,當時引起一波打金師傅大退潮,紛紛遷至新加坡創業和發展。后來政府在1983年宣布取消,這段期間讓黃金發展處于不穩定狀態。

謝扶佑鼓勵打金同業加入總會。

謝扶佑:市場動盪期 黃金成避險資產

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長謝扶佑說,盡管政府在疫情期間實施管制令,但我國的金飾業卻未受到很大影響,反而掀起搶購黃金的熱潮。

“銀行開放暫緩還貸措施,加上政府推行的各種援助配套,包括讓國民提出公積金解困等,促進市場的現金流動,人民紛紛到金店購買黃金。”

“那時,中美爆發貿易戰的風波愈演愈烈,過后又有俄烏戰爭,在市場動盪期間,黃金成了全球避險的資產。”

他說,黃金幾時買都是好時機,即使金價回跌,價格也不會有很大改變,反觀一回升之後,可能再也買不到更便宜的價格。

他說,黃金以前1公斤才幾千令吉,如今已升到26萬令吉,只要能保存下來,日後肯定能帶來很好回酬。

他說,有些人喜歡買金條收藏,也有一些是買入金飾品,更有人買金片,或在股市投資黃金。

蕭德明:綜合購買量還是以巫裔居多。

蕭德明:進駐商場 各州金店街不復在

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會務顧問蕭德明說,我國的黃金廠商和金店經營者仍是華裔為多數,占90%以上,不過近年也有土著的加入。

傳統和連鎖方式經營

他說,在最繁華時期,各州都會有一條匯集很多金店的“金店街”,但時代變遷,此情景已經不復在,很多業者都把金店轉設在大城市的商場內。

“很多老店因沒有積極發展而結業,另有不少轉手,至今還留在金店街的金店,或許也不是原有業者。”

他說,全馬預計有超過4000間金店。本地的金店大致上分為兩种經營模式,第一是傳統老店,第二是連鎖店方式。

他個人認為,傳統老店可能面臨的難題,包括營業時間受限、店鋪面積不大、客流量不多和金飾款式選擇少等問題;而連鎖店的金銀飾品都需跟上最新潮流,以吸引顧客購買,不然很難維持營運開銷以承擔昂貴的商場租金。

不少金店陸續轉型,開拓網上銷售渠道,結合線上和線下方式,以增加銷售量。

每年零售銷量60億

黃金出口快速增長

我國每年的黃金零售市場銷量預計高達60億令吉,純黃金首飾占了80至85%,而珠寶則占10至15%。大馬的純黃金出口多過本地銷量,一般出口至中東、新加坡和香港等國家。

隨著全球各國陸續放寬疫情管控,馬來西亞金鑽珠寶商公會聯合總會副會長劉俊輝相信我國可以逐步增加出口額,預計今年可取得50億令吉以上的出口額。

“在2019年,我國黃金飾品出口量是51億8600万令吉。2020年3月政府實施行動管制令,金飾停止出口,造成全年只做首季出口生意,出口額萎縮47%,下跌至27億5400令吉。”

“之後經過雙方達成協議,出口額在2021年快速增長44.88%至39億9750令吉。”

劉俊輝:隨著放寬疫情管控,相信黃金可逐步增加出口銷量。

國際金飾品牌

進軍大馬免稅

近幾年,很多國際金飾品牌先後進軍大馬。蕭德明認為,中國、香港、新加坡和印度等國際品牌願意來馬設立實体店,主要原因是大馬占有免稅优勢。

“全世界只有馬來西亞和香港有免稅的优勢,加上沒有進口稅和銷售稅,讓進出口黃金變得更方便,在大馬購買黃金也比較便宜,若在鄰國新加坡和泰國買金飾,需要支付7%的稅務。”

對於國際品牌入駐大馬黃金市場會分薄本地金店生意的看法,蕭德明表示不認同。“有競爭才有進步,且會間接擴大黃金市場,多种品牌供消費者做選擇,反而更具吸引力。”

競爭才有進步

他解釋,外國廠商一旦有新貨色推出市場,本地廠家也會跟進,國外所使用的先進技術和模式,也會帶動本地市場去開發更好的產品。

蕭德明也是著名金鑽企業寶光的執行董事,寶光金鑽行是本地創立的自家品牌,全馬各大商場皆設立分店,並擁有自己的設計、生產線和銷售渠道。

他說,金價跟隨世界行情,非常透明化,金店業者賺得是手工費,利潤不會太多,而黃金首飾的手工費則視款式而定。以人口計算,大馬的黃金市場還算不錯,綜合購買量還是以巫裔居多,華裔消費群偏愛購買高檔的珠寶首飾為多。

報導:林艾霖、吳美菁、陳明豪 攝影:林聯興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