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飛針走線2】擅縫製男士西裝 父攜聾啞兒媳 拚家族事業

現年65歲的檳城資深裁縫師曾榮春來自裁縫家庭,他的哥哥、姐姐和姐夫都是裁縫。

Advertisement

就讀中學時,每逢下課後,他就到姐姐和姐夫經營的裁縫店協助,15歲那年,他更到哥哥設在吉隆坡的裁縫店,向哥哥學習縫製男裝和女裝。

他說,裁縫師必須掌握量身、畫版、裁剪、手縫和車縫等多種技能,因此,一般學徒需學習3或5年才能成為裁縫師。

ADVERTISEMENT

他在學有所成後,於1977年回到檳城,並在喬治市開辦“城中洋服”(City Tailor),專為男士量身打造西裝和西褲。

“在七十至八十年代期間,一般男士都是到裁縫店定製西裝和西褲。商人多是為了出席會議或一些正式場合而添置西裝,有些男士則是為了節慶,如結婚、過新年而訂製西裝。”

當時,一般裁縫店的訂單很多,他經常得縫製西裝和西褲到凌晨一時,同時還聘請7名員工協助。

服務遊客兼製日本和服

“那時候,喬治市區和光大大樓內設有很多裁縫店,以應付市場上龐大的需求量。然而,後來成衣進駐市場後,消費者多數到購物廣場買成衣,很少再去裁縫店定製服飾,使裁縫店的生意額大幅度降低。”

於是,他曾一度轉行到飲食業發展,並將“城中洋服”交給哥哥打理。

3年後,他再次回到裁縫業,重新接管城中洋服。因着時代的演變,那時候到裁縫店要求量身定製西裝和西褲的顧客人數已比過去劇減。

但是,因本地製作西裝和西褲的價格比較便宜,迄今還是有一些商人和西方遊客前來裁縫店要求量身定製西裝。他便曾為來自世界各國的男士縫製西裝,包括美國和荷蘭遊客。

“每個男士的身材不一樣,有些男士因有肚腩很難在市場上買到合身的西裝或西褲,裁縫師可以幫他們解決煩惱,依據顧客的身形和需求量身縫製服飾。”

他不但擅長縫製西裝,也曾應顧客要求縫製過日本男士和服,以便顧客可穿上和服出席在檳城舉行的日本文化活動。

民眾送修網購衣 設修改衣服服務

曾榮春說,早年是成衣進駐市場搶灘,如今則已步入網購時代,消費者隨時可以上網買衣。

雖然上網買衣很方便,但因消費者只能通過網絡看圖選購衣服,無法試衣,故常會買到不合身的衣服。

無論消費者是到門市購買成衣或上網買衣,都會面對服飾不合身的問題,有者更因此把衣物送到裁縫店,要求裁縫師修改。

由於越來越多顧客把衣物送交裁縫店作修改,他遂增添修改男女衣服的服務。

“以前,我主要是為男士量身打造西裝和西褲,當時顧客以男士居多。然而,自從我們開始提供修改衣服的服務後,把衣物送來修改的顧客則以女性為多,這或許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愛買衣吧。”

其中有一名女顧客幾乎每週都會把幾件衣服拿給他修改,經了解後才知道,原來女顧客很愛上網買衣,但經常買到不合身的衣物,所以常常要求修改。

“曾有一名女顧客上網買了一件晚裝後才發現不合身,由於晚裝設計是由多層布料製成,修改難度比較高。雖然如此,我最終還是成功把晚裝修得合身又好看。”

裁縫師需續進修 顧客方源源不絕

城中洋服坐落在喬治市的樂台居海南餐廳旁邊的一條小巷裡,該店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過去42年來,靠着忠實顧客的支持,使它得以屹立迄今。

採訪當天,可見各年齡層的男士不停進出店,有些是前來洽詢定製西裝的詳情,有者則是要求修改衣褲。

“有些男士在年幼時已隨家人到本店定製服飾,長大後依然常來光顧。其中有一名男士在過去28年來,每當需要定製西裝或西褲時都會來找我們,他已成為本店的忠實客戶。還有一些家庭是祖孫三代,每當需定製西裝或修改衣服時,都會前來本店。”

曾榮春說,雖然學徒學習縫紉手藝約5年後便可自立門戶,但這並不表示裁縫師從此無需再學習手藝。

“裁縫師需要一直不停增強手藝,以及研究縫製服飾的方法,如此才能以精巧手藝說服顧客,並吸引舊顧客長期光顧。與此同時,舊顧客也因對裁縫師的手藝有信心,而介紹新顧客前來,讓裁縫店的客源得以絡繹不絕。”

手縫有別於量產 對業界前景樂觀

曾榮春對裁縫業的前景抱持樂觀的態度,他認為,無論時代如何演變,還是有人會要求定製合身的服飾。

“裁縫是靠精巧手藝幫顧客打造服飾,裁絡師縫製的服飾符合顧客的身形和要求,這與使用機械大量製造的成衣有很大的分別。

“成衣無法符合每個消費者的身形,所以才會出現許多消費者購買成衣後,又需找裁縫師修改的情況。因此,裁縫業依然有市場需求。”

父教子後子教媳 一家三口齊合作

曾榮春現年37歲的兒子曾國傑是聾啞人士,自幼常到裁縫店協助父親,因此在耳濡目染下也對縫紉手藝深感興趣。如今,曾國傑已繼承衣缽,成為一名裁縫師。

“國傑17歲就向我學習縫紉的手藝。我從不用費很多力氣指導他,只要簡單示範,他很快就掌握到縫製西裝和西褲的技能,而且他修改衣服的手藝很棒。很多顧客要求修改的衣服都交給他負責。”

除非有顧客要求在很短時間內立刻修改完畢,或是需要修改的衣服非常多,他才會與兒子一起分擔工作。

他常拿着顧客要求修改的衣服,向兒子比手語,然後,坐在一旁的曾國傑便輕輕地點頭,父子之間似乎早已建立了深厚的默契,彼此合作無間。

隨後,曾國傑也向父親比手語,曾榮春接着轉過頭來向記者解釋說:“國傑指學縫紉手藝並不難。

“我對兒子的縫紉手藝有信心,從不特別監督兒子的工作進度。因他一向來都可以如期完成,讓我可以很放心地把工作交給他。”

曾榮春的媳婦林慧美也是聾啞人士,同樣也對縫紉有興趣,並向丈夫學習縫紉手藝,如今,媳婦也在店裡協助修改衣服。

夫妻倆平日分工合作,林慧美用一針一線手縫衣服,曾國傑則坐在縫紉機前埋頭車衣,彼此以互相關愛的眼神和輕拍肩膀的舉動互相鼓勵,動作雖簡單,卻猶勝千言萬語。

“兒子和媳婦的手藝已很熟練,有時候,我出國七八天,都很放心的把裁縫店交給他們打理。”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