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疫情衝擊老行業】理髮兼修磨剪刀 夫婦堅守老店一甲子

報導:鄭智鍵

不少傳統老行業隨著時代變遷而逐漸式微,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雙重衝擊下,老行業業者更是苦不堪言。

Advertisement

在大山腳拿督余水清路明新理髮兼修磨剪刀的81歲業者王木鎮,和71歲的太太林曉英,攜手堅守老店已有一甲子的歲月,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爆發后,兩人第一次擁有這麼長的休息日,一待家就是3個多月,是甜是苦大家心中有數。

復業半個月生意差

王氏夫婦直言,重新開店這半個月來,生意也比以往難做,甚至苦等一整天都沒有顧客上門。面對500令吉的租金和剛添購逾千令吉的防疫用品,包括消毒液、測溫槍、一次性塑料圍巾、手套及面罩等,讓他們大喊吃不消。

受詢及是否調整收費以減輕負擔,王木鎮搖著頭說,“前來理髮的都是多年的老顧客,我還是自己吸納額外負擔。”

ADVERTISEMENT

王木鎮指出,簡陋的老店已經無法吸引年輕顧客上門,前來理髮或修理髮器的都是老顧客。如今很多老顧客也受到冠病疫情的影響而卻步,加上附近一些非法外勞理髮店及友族理髮店的搶灘,導致傳統理髮店雪上加霜。

“來理髮的顧客很少了,有時候甚至一天下來都沒有人來剪頭髮;修理電動理髮器、磨剪刀的(顧客)倒還有,都是多年的老顧客,年輕一代的几乎都不愿進來了。”

維修磨刀撐起一家

王木鎮也是這老店的第二代傳人,他自小跟隨父親學習理髮技藝,后來自己在無師自通下學會了維修及磨剪刀,他也全靠這門技藝撐起一家老小的生計。

在七八十年代,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理髮師專用的器具价格不菲,惟剪刀或電動理髮器一旦變鈍,就會影響理髮效果,王木鎮只好開始專研,慢慢摸索及嘗試維修,后來他才掌握這門技藝。

他說,以前拜師學藝并不是簡單的事,沒有經過几年的磨練,都不必指望師傅會傳授真功夫,因此他開始慢慢觀察上一輩老師傅的技術,再拆除一些損坏的電動理髮器,詳細研究和實踐。

“我父親也是理髮師,從小就隨父親學習剪頭發,后來自己慢慢摸索如何維修和磨剪刀,因為理髮師專用的剪刀、電動理髮器价格非常昂貴,有數百令吉,上千令吉的也有,所以很多理髮師都舍不得丟掉,先找我維修。”

一條龍服務收費低

提及往事,王氏夫婦娓娓道出,當年理髮師傅還得背著木匣子挨家挨戶去給顧客理髮,每人收費只是區區30仙,而理髮、洗頭及挖耳垢等一系列服務的收費,也只不過是2令吉30仙而已。

如今的顧客日益減少,而前來理髮年邁的老顧客,多數都無法自己駕車或摩多前來,通常都還要等子女抽空載他們才能前來理髮。

王木鎮透露,以前男性理髮師這一行比較吃香,因為在七八十年代,那個保守封建的年代,基于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很多男顧客還是會很避忌給女理髮師剪頭發,而且女理髮師一般上也不接受男性顧客。

他依然記得,最初時大山腳市區的理髮師,清一色都是女師傅,在他父親退休之后,他成了這小山城里唯一的男理髮師傅,當年跟隨他身旁的學徒也有六、七人,也是生意最高峰的時候。

他說,現在市區也面對治安不靖的問題,導致他們必須提早關店,以免碰上不必要的麻煩。

“這里的外勞越來越多,特別是周末和公共假日,外勞一窩蜂涌至大街溜躂,其中還有喜歡酗酒鬧事的,醉酒后打架已屢見不鮮;所以我們提早關店,以策安全。”

手藝高超收費公道

一名巫裔顧客拎著單据前來領取剪刀,他接受訪問時說,在檳城,磨剪刀這一行已經買少見少,慶幸大山腳還有這么一間磨剪刀的老店。王氏的手藝好,收費公道,因此他特意從阿儿瑪前來,找王氏幫忙磨剪刀。

他說,他的叔叔也是理髮師,今年已60多歲,從年輕至今只找王氏幫忙維修電動理髮器和磨剪刀。不論是損坏或鈍化的理髮器具,王氏總會細心檢查,再修复,同時也會指導正确的保養方法,延長使用的壽命。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