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副刊

【悠悠我心】統考的新轉機?

首相慕尤丁和華總代表最近在他的國會辦公廳見了面,也作出深入的談話。根據報章報導,政府和華社可以根據國家政策和國情的基礎,通過再磋商研究的理性多贏方式為承認統考問題尋求最終共識。

席上,他也語重心長的說,希望參與者能夠以“去極端化”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首相所謂“去極端化”所指為何?值得深思。它可以指的是政府的談判代表;也有可能說的是華校的代表。

Advertisement

首相也談起他曾經是十多年前的教育部長,並且處理過棘手的統考問題。他說董教總在這方面的立場“很硬”,導致政府在處理上相當“棘手”。因此他認為,必須根據政策和國情,以協商精神來化解,從中尋求最終共識。

自從七十年代以來,華社即已經積極尋求政府承認統一會考,方便學子們申請入讀大專院校。事實也證明,這數十年來,持有統考文憑的學生在海內外就讀各門學科,他們不但被錄取,而且成績標青者所在多有,是很多大學努力爭取的新生。外國大學視如珍寶,卻被本地政府學校視若微草,談判代表怎麼會不處處為營呢?談判代表“很硬”,是很正常的現象。

不知何年何月有正面回應

近年來,每當全國大選來臨,總有好消息浮現,但是最後又是一場空談。談判的代表往往以國情與國策為重,令談判成績化為烏有。

ADVERTISEMENT

政府曾經提出的看法如統考馬來文的水平不及大馬教育文憑考試(SPM),我們也作了調整。此外,是針對歷史課程的範圍,彼此的着眼點不一樣。獨中統考的範疇是世界歷史,政府考試則以伊斯蘭為重,不一樣。政府最慎重的是兩年前邀請本地學者來研究探討統考文憑的水平,但是至今尚無訊息。不知何年何月能有正面的回應?

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家長已經摒棄政治、文字、宗教、民族的偏見,將孩子送入華文中小學就讀,教育部對此應該有所醒覺。選擇哪一環教育,應該是家長的權利,這是基本人權,希望教育部長官有一定的認知。至於配合國情、國策則是各華團有一定的諒解。

時代不一樣了,當首相特別提出“去極端化”,在和他深談之前,何妨探索他的要求呢。

(光明日報/評論.作者:小黑)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