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向東學習政策40週年對話】敦馬:發展靠邊站 國人偏重派系難進步

(八打靈再也18日訊)前首相敦馬哈迪說,馬來西亞三個不同種族各有抗力(resistance),而人們看到的是成功的總結和其他種族失敗的區別,為此應該嘗試努力使我國的價值觀能同步化和標準化。

他今日在“向東學習政策40周年——與敦馬哈迪對話”上認為,如果把所有三個社區的價值觀標準化,他們可以為其成功做出貢獻,能把馬來西亞發展為發達國家。

Advertisement

他指出,不幸的是,他們(人民)受到了政治派系的影響,使人們更關心的是政治而不是發展。

“盡管在最初階段(希盟執政),我們做得相當好,也正在努力向成為一個發達國家邁進,但政治已經轉移了大多數國人的注意力。”

“他們忽視了經濟需求,更多地關注於政治,而關注政治基本上都是由誰來統治這個國家。”

他覺得,馬來西亞在這個時候未能取得進步,因為已被人民的錯誤價值觀所影響了。

ADVERTISEMENT

包括中韓東南亞 向東學習不限日本

詢問如今的東方已發生了變化,我國和東南亞如何與之重新接軌的問題,馬哈迪認為,向東學習政策不局限在日本,還包括韓國和中國,甚至是東亞其他地區和單位。

他解釋,日本當時經歷了災難性戰爭,國家遭受破壞,自身曾在1961年到訪日本,看見日本人忙於重建國家,並在短時間成為世上僅次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所為有其正確之處,我國想向日本學習。

“為此我們制定了向東學習政策,派遣很多學生和和員工到日本學習重建國家的方式。”

他指出,我國不必重新發明國家的發展方式,只需把日本的做法作為一種模式,正因如此,該政策縮短了我國的發展時間,很快實現工業化,比其他大多數國家發展得更好。

“大家都承認向東學習政策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馬來西亞從貧窮的第三世界,以農業基礎的國家成為中等收入國家。”

馬哈迪深受日本的工作道德和民族自豪感所吸引,認為當執行者和支持系統具有正確的態度和責任感時,出色的政策和有效的計劃才能充分實現。(視頻截圖)

當初不學西因見滑坡

有關當初不向西,而向東學習的原因,馬哈迪解釋,鑒於馬來西亞普遍存在的殖民主義遺產,無論是我國行政管理、教育、經濟努力還是社會條件,向西看都會更容易,所以當初引入向東學習政策是違背常規和公認準則的。

他解釋,其前輩們認為向西學習是一種自然的進步,但他非常清楚當時的西方正處滑坡。

“他們(西方)的行業因工作道德和勞工實踐方式而缺乏競爭力,使他們與進步脫軌了,導致在某個程度沒法作為第三世界國家的榜樣,而東方和日本的情況不同,當時還見證了日本如何從戰爭灰燼中鳳凰涅磐。”

他也深受日本的工作道德和民族自豪感的吸引,認為當執行者和支持系統具有正確的態度和責任感時,出色的政策和有效的計劃才能充分實現。

“日本人對所服務公司的責任感是顯而易見的,體現在他們無私努力,為確保其公司獲勝,甚至犧牲福祉。”

“他們(日本人)對工作感到自豪,而未能完成任務和業績是令人羞愧之事,這使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和努力追求完美。有了這樣的態度,日本在制造和生產上都與效率和質量聯系,他們超越西方只是時間問題。”

“我們決定,學習和效仿日本工作倫理的最佳方式是通過教育,使教育成為向東學習政策的核心。”

穆斯林相殘違教義

馬哈迪認為,伊斯蘭與日本的價值觀一樣好,但不幸的是,大多數穆斯林不遵循伊斯蘭的價值觀。

他舉例,伊斯蘭禁止殺人,但他們卻在互相殘殺,如果不遵循伊斯蘭的價值觀,人們是不會成功的。

高橋克彥為向東學習政策提供四項建議。(視頻截圖)

高橋克彥提4建議 馬日合作相輔相成

日本駐馬大使高橋克彥相信向東學習政策將一如既往地保持其相關性,而該政策下的具體項目應根據全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進行更新。

他提出向東學習政策的四個建議,其一是更多關注冠病恢復,馬來西亞正處於向地方流行病過渡的階段,經濟復甦仍是關鍵問題,而日本可能能在新技術領域,如數字和綠色領域與馬來西亞人合作,以應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所需,並帶來更大的商機。

他指出,其二是大家應加深對兩國具有最大合作潛力領域的討論,把重點放在馬來西亞目前面臨的、而日本有一定優勢的共同挑戰上,比如減少災害風險、水資源管理和老齡化社會。

“我還認為,日本和馬來西亞可以成為解決和平與安全問題的夥伴,如烏克蘭、阿富汗、緬甸、朝鮮及中東和平進程。”

“其三是日本可以從馬來西亞學到很多管理其多樣性的東西,這正迅速成為日本的一個核心社會問題。”

高橋克彥覺得,馬來西亞作為溫和的穆斯林國家,多民族並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其四,我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日本人來到馬來西亞深造,更全面接觸馬來西亞的文化,而這將擴大向東學習政策的意義,其好處將持續更長久。”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