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Timura支持本土文創 展現大馬獨有文化

報導\劉楚珊    攝影\蔡進強

“Timura”本土文創店由檳城四名設計師聯合創立,他們以無限的創意設計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手作品和服飾,以推介本地多元文化與大自然風光予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Advertisement

檳城設計師吳淑芬(坐者左)、林釗培(坐者右)和林國鵬(站者)創立“Timura”推廣本土文創。

來自檳城的設計師林釗培、吳淑芬、林國鵬與魯斯里漢(Rusrisham)於2016年12月聯合在檳城喬治市的海乾新路(Victoria Street)創立“Timura”本土文創店,共同推廣本地文化,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看見!

“Timura”坐落在海乾新路一家單層老屋內,推開門進去即可見一片靛藍色作品,包括坐墊、枕頭、環保袋、小錢包、T恤等等,那是林釗培使用藍曬技法(Cyanotype)精心製造的系列作品。

▲▼林釗培使用藍曬技法(Cyanotype)精心製造出枕頭、環保袋、小錢包和T恤等靛藍色系列作品。

ADVERTISEMENT

“我國的多元文化,還有茂盛的熱帶雨林都成為我設計的靈感來源。因此,我在製造這系列作品時,會使用在熱帶雨林生長的葉子和花卉來印製圖案,藉此向遊客推廣本地獨有的文化與大自然風光。”林釗培如此說道。

一旁掛着由林國鵬設計的T恤和環保袋。他將傳統日曆、傳統大燈籠、檳城開埠者萊特船長圖像、娘惹瓷器、娘惹珠繡,還有本地多種語文例如馬來文、英文、華文、淡米爾文、爪夷文為靈感,設計出極具檳城特色的T恤和環保袋。

▲▼林國鵬將傳統日曆、傳統大燈籠、檳城開埠者萊特船長圖像、娘惹瓷器/珠繡、本地多種語文作為靈感,設計出具有檳城特色的T恤和環保袋。

林釗培說,喬治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不但是因為她擁有歷史悠久的古蹟,在地人的服飾和生活方式也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因此,Timura以“與藝術一起生活”(Living With Art)為宗旨,所設計的作品都以本地獨有的文化包括娘惹、多種語文、熱帶雨林植物等為元素。

另一邊則擺設着由吳淑芬巧手製作的珠子項鍊。還有一個展示櫃裡則有林釗培和魯斯里漢以娘惹文化元素設計的首飾。那是他們向他人回收印尼生產的舊首飾後,再重新設計的作品。

林釗培和魯斯里漢設計的首飾含有娘惹文化元素。

吳淑芬以巧手製造出多種顏色的珠子項鍊。

“我們除了通過作品推廣本地文化,也希望能為環保獻力,於是便回收舊首飾來重新設計。此外,我們也引進一名本地設計師使用樹皮和回收紙張製造的筆記本,鼓勵人們再循環使用紙張。”

他們也曾回收一間馬來老屋的木板並製作成一張木桌來用,這些舊木材保留了極具馬來特色的雕刻,可藉此來向外國遊客介紹本地文化。

藉本地元素認識熱帶雨林

除了各種精美的小物,Timura也常常茶香四溢,那是因為設計師們不但具備設計專長,也同樣愛好品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們遂製作具有本土茶香味的茶包──包括豆蔻、熱帶香料、辣木、香茅、洛神花、蝶豆花和桑葉等在內的茶包。團隊還推出以熱帶水果和植物製作而成自製的紅茶菌(Kombucha),包括刺果番荔枝、薑和豆蔻等等口味。

此外,他們也使用沉香木、依蘭依蘭、香檸檬等等製造出“薰”系列的手工皂和精油。

“我們希望通過與外國遊客分享這一系列本地製造的飲品和精油,讓外國人認識到本地茂盛且能長出多樣性的水果、植物、花卉和香料的熱帶雨林。”林釗培說。

助砂原住民賣籐編包包

目前,Timura裡除了有自家的設計作品,他們也與三名本地人合作,包括一名來自砂拉越的原住民手作人,一名檳城老畫家,以及一名本地設計師,並將他們的作品引進該店裡。

林釗培指着架子上的藤編包包說:“這些籐編包包是由一位來自砂拉越名叫Yan的原住民與她的母親和家人製作的。我在網絡上發現Yan的作品,特別欣賞,便將她的包包引進到檳城。”

據林釗培瞭解,砂拉越原住民的生活並不容易。“Yan與家人住在山上,當地交通非常不便,她往往需要用一天時間把這些包包從山上搬到山腳下的市鎮出售。他們一家人都靠着賣這些包包來維持生活。”

之前,Timura只主打檳城人製作的手作。她希望引進Yan製作的藤編包包,可以讓本地人和外國遊客進一步認識我國原住民精巧的手藝,也希望藉這機會協助原住民改善生活。

她說,團隊對作品的品質都有要求,如果未來能夠遇到優秀的本地手藝人,他們會考慮引進更多作品。

這個團隊的設計師都很資深,若有年輕設計師尋求協助,他們也不吝於提供建議,讓年輕人在文化創意方面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此外,她也樂意指導民眾藍曬技法,若有任何人或企業有興趣,歡迎與她合辦工作坊。

法國人喜色彩繽紛物品

林釗培的祖母是娘惹,她對於娘惹文化自是非常熟悉,並引進了各種娘惹瓷器如碗碟、茶杯、湯匙、碗盞等等。她常藉着娘惹器皿來與遊客們分享我國的歷史與文化尤其是娘惹文化,並因此結交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

她說,有不少外國遊客被本地多元文化所吸引而多次造訪我國,還多次到喬治市與Timura團隊相聚,漸漸地大家也成為了朋友。

“有一名法國遊客曾造訪過Timura。因為很喜歡檳城,於是不久後她再次來到檳城旅遊,還帶了手信過來送給我們,並邀請我們到她居住的民宿享用她親手烹煮的法國佳餚。

“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才發現原來法國人喜歡使用色彩繽紛的物品,因此她才對色彩鮮豔的娘惹器皿深感興趣。”

讚賞大馬人很有人情味

除了法國人,Timura也與來自德國、荷蘭、意大利和日本等等多個國家的遊客成為朋友。

林釗培也認識一名已在檳城當語文老師逾10年的日本人。這名日本老師指導旅居檳城的同胞學習英文之餘,也指導檳城人學習日文。業餘時間,這名老師還將檳城的文化介紹給旅居檳城的同胞。

“我們在和不同國家的遊客交流後了解到,他們多很喜歡我國豐富的文化,並覺得大馬人很有人情味,所以才多次到來旅遊。不過,也不是所有國人對我國文化都有深入了解,因此難以向外國人推廣本地產品。”

林釗培認為富有本地元素的手作品可以展現一個國家的文化特色,因此她鼓勵本地人支持本地手作品,積極推廣本土文化。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