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SGE開放創建圖像 禁真人臉孔製AI生成圖

文\蔡宗桓

Google推出實驗性的生成式搜尋服務,好讓用戶能以文字AI生成栩栩如生的照片後,為免有關功能遭歹徒濫用來偽造照片,以進行勒索或詐騙等勾當,該公司禁止用戶以真人臉孔入圖。

Advertisement

Google的生成式搜尋服務(SGE)能根據用戶提供的提示文字生成AI圖片。

Google搜尋引擎跟上微軟Bing的腳步,推出實驗性的生成式搜尋服務(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SGE),能根據提示文字進行AI生成圖片。

一旦用戶在Search Labs登記並加入SGE,便可在Google搜尋列輸入提示文字,利用大型語言模型進行運算,屆時便可把文字轉成多張圖片,提供用戶選擇,與此同時也能在Google圖片工具欄把文字轉成圖片。

從Google展示SGE新功能的動圖來看,若在搜尋列輸入如“畫一張戴着廚師帽、正在做早餐的水豚圖片”的字句,AI就會產生多張水豚圖片,用戶只需選擇其中一張圖片再點選“Edit”,同時調整提示文字,便可產生自己想要的圖片,而背後是由Imagen系列模型提供支援。

ADVERTISEMENT

Google也強調,SGE新功能不能產生違反AI政策的圖片,且初期階段也不會讓用戶製作具有逼真臉孔甚至有關知名人士的圖片。

AI生成圖片帶有metadata標籤,並將嵌入浮水印,代表它是由AI生成。

實際上,微軟早前已領先Google一步,因Bing Image Creator已支援OpenAI最新 DALL·E 3模型,並向所有用戶開放,供免費使用。這使得Bing Image Creator不僅能更好理解用戶的文字提示,同時也提高圖片生成的整體品質和細節,以產生更具創意、更逼真的圖片。

此外,用戶還能使用SGE直接從Google搜尋列以AI產生文字草稿,並可以選擇製作長篇、短篇內容及語氣,再將該草稿匯出至Gmail或Google文件,便於用戶使用。

目前,提供如AI 策劃的圖像和影片等功能的SGE計劃僅向美國、印度和日本的有限用戶開放,而使用圖像生成的功能的限制更多,而且它僅供18歲或以上的美國Google帳戶持有人使用。

用戶可利用SGE新功能畫一張戴着廚師帽的海豚正在做早餐的圖片。

Mozilla收購Fakespot

Firefox設辨識假好評功能

隨着網絡功能越來越強大,許多詐騙集團或老千紛紛利用各式各樣的網絡功能行騙,包括利用ChatGPT等AI工具,以多個不同身份撰寫“好評”,並藉着製造許多“假好評”來誘騙消費者上鉤。不過,隨着Mozilla早前收購了可協助用戶辨識“虛假評價”的擴展程式Fakespot,並準備為其旗下的Firefox瀏覽器內建“辨假”功能,預料Firefox用戶很快就可利用此功能來檢查購物網站的所有產品評論的真實性,藉此降低網民受騙機率。

Mozilla公司正在測試即將內建於Firefox的“虛假評論檢查器”。

隨着消費模式轉變,許多民眾近年來漸漸熱衷於通過網絡購物,但因在網購過程中無法像在實體商店般可直接接觸商品,所以,一般消費者在網購前除了會先觀看產品“開箱文”或相關產品的評論視頻,同時也會參考購物網站平台所提供的消費者評價留言。

許多商家在發現消費者評價常為產品銷量帶來正面影響後,遂紛紛大動歪腦筋,企圖在評論區塊加入幾可亂真的“假好評”,以換來高“評分”,並藉此誤導消費者購入不適用產品。最令人擔憂的是,商家以生成式AI“生成”的“假好評”更是讓人難辨真假,以致許多消費者紛紛上當。

為降低用戶的“受騙率”,Mozilla公司於今年5月收購了可協助用戶辨識“假評價”的網頁擴展程式(Extension)Fakespot,並將為其旗下瀏覽器Firefox瀏覽器內建“虛假評論檢查器”。

據外媒報導,目前在Firefox的實驗功能中已可看到名為“Review Checker”的虛假評論檢查器功能,而該公司在經過簡單試用後,已確認該功能可辨識包括亞馬遜、Yelp、TripAdvisor、Walmart和eBay的“假用戶評價”,而Mozilla早前也已宣布將會為新版Firefox加設此項新功能。

換句話說,Firefox用戶未來將可使用上述新功能來辨識亞馬遜等購物網站或平台裡的顧客留言和評價是由人類或AI所寫。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項佳音,但對使用ChatGPT等AI工具撰寫“假好評”的業者來說則是惡耗,因Fakespot技術將讓造假更為困難。

Fakespot創辦人Saoud Khalifah在Mozilla收購Fakespot時曾說,網絡評價對網購體驗來說相當重要,因為消費者在網購前無法試用產品,所以需參考其他用戶的評語來決定是否購買。

“Fakespot是使用複雜AI和機器學習系統來偵測消費者的評價模式及相似處,然後把可能的‘假好評”標記並抽出。”

此外,外媒MS Power User也及時試用桌面版本,它說,一旦點入Review Checker按鈕並開始使用這項功能後,Firefox的右側便會彈出資訊欄,顯示有關購物網站上所顯示的產品評價資訊。

據了解,Review Checker評價檢查機制會結合源自Fakespot技術針對AI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複雜機制,然後為用戶目前所瀏覽的產品網頁的評語串給予評分,有關評分是介於A至F,而分數為A或B者最為可信,至於那些低於此分數者就需多加注意了,這讓用戶可藉此初步判斷相關網站或產品的留言的可靠度如何。

此外,這套機制還能用類似過濾的方式來還原出“調整過後的平均評價(Adjusted rating)”,並整理出重點式的評語。

上述功能可說是既方便又實用,而若能將此技術通用於各個語言的生成式AI,那就有望支援更多的購物網與拍賣網站杜絕“假評語”。

受駭客攻擊亞洲國家排行榜

韓台印馬日列前五

微軟發佈的“2023年度數位防禦報告”指出,這份報告涵蓋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間的國家攻擊活動、網絡犯罪和防禦技術趨勢,而有關數據顯示,大馬在亞太地區被駭客攻擊熱區榜中位居第4名(佔比6%),排名於韓國(17%)、台灣(15%)及印度(13%)之後。

在全球受到攻擊的120個國家之中,大多數是由政府支持的間諜活動所引發,與此同時,影響力作戰的攻擊比率也仍在持續增加。而攻擊者的主要動機則是竊取資訊、秘密監視通訊,或操縱民眾閱讀的內容。

除了來自俄羅斯、中國、伊朗與朝鮮等地的國家級駭客組織不時發動的惡意攻擊,需嚴加防禦和高度警戒,該報告也提到,要求支付贖金的勒索軟體攻擊活動也有增無減,且日益精密迅速,尤其是針對密碼和多重身份驗證(MFA)的攻擊更是急遽上升,這也是資安防禦不容忽視的一大課題。

此外,網絡犯罪的2大趨勢包括勒索軟體攻擊進化、密碼與多重身份驗證攻擊也急遽上升。有關數據顯示,從2022年9月以來,遭人為“手動操控”發起的勒索軟體攻擊已增加200%。

其中,約六成勒索攻擊者是使用遠程加密方式,以藏匿自身足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受攻擊的環境中,超過80%都是源於未受管理的設備,且越來越多勒索軟體操作者利用不常見的軟體漏洞,這使得預測和防禦攻擊更加困難,同時,攻擊者還會以洩露被盜訊息作為威脅,藉此向受害者施壓並索取贖金。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多重身份驗證(MFA)機制,也被網絡犯罪份子用於頻繁發動MFA通知作為攻擊的管道之一。

微軟在過去一年中觀察到,每天約有6000次多重身份驗證的嘗試。而在2023年第一季度,針對雲端身份的密碼攻擊,更是出現了高達十倍的劇烈增長,特別是在教育部門,從每個月約30億次增加到超過300億次。

換句話說,今年針對微軟的雲端身份驗證,平均每秒就有4000次的密碼攻擊活動。

隨着AI人工智慧技術的興盛風潮,加速推動科技發展,相對地也成為駭客發起攻擊威脅的新利器,例如藉由AI改進網絡釣魚訊息和利用合成圖像等更為複雜的攻擊活動發起,亦提高攻擊行動的影響力和效果。

微軟指出,AI雖創造新的攻擊威脅機會,但亦能通過AI自動化等增強網絡安全,如威脅檢測、反應、分析和預測,以及加上AI擁有從大型語言模型(LLMs)複雜的數據中生成自然語言的洞察和建議等能力,在資安事件發生之前,更有效率地進行阻斷,這是當前AI資安防禦不可或缺的一環。

金屬墜大氣層破壞環境

日擬研發環保木造衛星

人類高度仰賴太空中的各種衛星進行通訊作業,無論GPS定位、影像傳輸甚至是科學研究,全都少不了漂浮於地球之外,由大量金屬電子零件構成的衛星設備,以為全世界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

不過,人造衛星的產品設計通常都有其年限,人類大量發射的結果,就是換來人類肉眼看不見,但確確實實存在的太空垃圾,繼而產生汙染地球的風險。

為了應對可能會影響地球永續發展的重大危機,日本研究人員提出了全新想法,即通過“木頭”來打造衛星。

日本住友林業正攜手京都大學,共同研究木質材料衛星的可能性。而木頭除了環保,同時還能輕鬆被電磁波及地球自身磁場穿透,不會干擾到人造訊號的傳輸,且木質材料也比金屬更加能夠抵抗溫度變化、日照和極端天氣情況,甚至於縮小必要零件的體積,可簡化衛星的整體構造。

或許有人認為,人造衛星在墜入大氣層後,會被高溫火焰燃燒殆盡,並不會產生任何汙染物質。但事實上,根據日本太空人兼天文學家的土井隆雄的說法,當衛星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經過燃燒後會產生非常微小的氧化鋁顆粒,並漂浮在大氣層中多年,以致對地球環境產生影響。

既然金屬可能燃燒不完全,那麼在換成木頭後,自然就不會發生這種問題。

未來,研究人員希望能進一步探討,在太空中興建木造建築物的可能性。

住友林業和京都大學打算從木材本身着手,研究樹木的生長特性,並了解木質材料能在太空中如何被人類進行應用。

研發員指出,即便木質衛星計劃最終失敗,他們也期待能打造出在地球極端環境中依然可以正常利用的木頭,並使之成為一種全新的建築材料。

為了解決太空中的垃圾問題,日本提出以木頭來打造衛星。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