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MPM:高薪向獅城乞討英文人才 政府歧視本地教師?

(吉隆坡13日訊)馬來協商理事會(MPM)總秘書拿督哈山末反對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向新加坡提出派遣英文教師到馬來西亞執教的決定,並批評政府歧視本地人才,寧可向鄰國支付高薪,也不願意重復使用本地教師。

“安華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否代表大馬的英文教學程度出現問題,以致必須向鄰國尋求人才?”

Advertisement

“為何要向鄰國乞討?或以新幣和美元支付教師的薪資?因為和本地教師相比,鄰國的薪水高得多。”

“這代表我們會歧視本地教師,而且我們也會給予海外教師一定的獎勵。”

他召開記者會說,在1984年,國立大學(UKM)推行“英語為第二語言”計劃,以培訓英文教師,這表示政府從以往開始就致力於提高本地英文教師的水平。

ADVERTISEMENT

此外,該理事會也促請政府立即在全國分階段落實單元流教育,務必修正聯邦憲法,並規定馬來文必須作為教育部旗下教育機構的主要媒介語。

“儘管我們實現獨立將近70年,但始終未能真正達到團結,因為我們從小就被不同的教育模式所區分。”

該理事會也促請政府務必在聯邦憲法修正案中,納入另一項新條款,即收緊教育部長在教育法令上被賦予的權利。

“教育部長在批准興建其他源流學校的權力必須收緊,並且必須獲得馬來統治者理事會的批准,以便能捍衛馬來文的尊嚴。”

該理事會也提出包括反對政府推行雙語教學課程(DLP)的訴求,要政府勿為了推行英語教數理科而忽略馬來學生的學習。

上述聲明由馬來協商理事會(社區與民間發展局)主席卡馬蘇克里代讀。

他表示,理事會的立場非常明確,即要求政府、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和教育部立即廢除雙語教學計劃。

他說,該理事會不希望政府以軟著陸的方式,推行PPSMI版本2.0,這樣的舉動只是換湯不換藥。

他促請檳城11所華中董事會、沙巴和砂拉越在內的所有地區,必須本著團結精神,尊重教育部所發出關於必須開設至少一班非雙語教學班的決定。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