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Maggi漲80仙 Cintan漲70仙 本地快熟麵起20仙

(吉隆坡6日訊)隨著百貨漲價,如今就連向來被中下階層視為“價廉物美”的速食品──本地品牌快熟面的價格,也於上個月起陸續調漲5%至10%,即平均每包快熟面漲價約20仙,而外國進口的快熟面預料也將於今年內漲價,漲幅或比本地品牌快熟面更高。

大馬雜貨商聯合會總會長方志民說,不同品牌和不同口味的快熟面的價格都不同,每袋內含5包快熟面的包裝面的價格漲幅介於50仙至80仙不等。

Advertisement

“舉個例子,Mi Sedaap漲價約50仙、Maggi面漲價介於70仙至80仙,而Cintan面(金旦面)漲價介於50仙至70仙之間。”

在這之前,一袋內含5包快熟面的Maggi面售價為4令吉95仙,目前已漲至5令吉55仙,至於每袋含5包快熟面的Cintan面的原本售價為4令吉80仙,目前也漲至5令吉50仙,而每袋含5包快熟面的Mamee面的價格,也已從4令吉零9仙漲至4令吉59仙。

依此推算,每袋快熟面內的每包快熟面漲價約介於15仙至20仙之間。

方志民披露,從11月起至今,市面上的本地快熟面相信都已全面漲價,而進口快熟面雖然還未有新價格,但預料將在短期內漲價,而其價格漲幅可能會比本地快熟面高,因為涉及匯率。

ADVERTISEMENT

“快熟面漲價的原因包括進口原料漲價、令吉匯率貶值和物流價格上漲,另外是因為成本不斷漲價,日積月累後,商家最終難以支撐而需要上調價格。”

“面粉、塑料袋和紙箱等已經漲了好幾回,但是漲幅不大,因此商家之前都自行吸納成本。比如在4至5月時,塑料袋和紙箱都漲價5%,但這只占產品的2%至3%,僅涉及幾仙,所以商家不敢跟著漲價,況且一直宣布漲價也會對消費者和市場不利。”

他說,之前不斷上漲的成本累計至今,商家終在沒有辦法之下調漲快熟面的價格5%至10%。

有些品牌今年二度漲價

方志民說,有一兩個本地品牌的快熟面在今年內漲價兩次,而其餘的快熟面這次都是今年內首次漲價。

“其實,本地快熟面也受到匯率影嚮,因為一些原料需要進口,比如咖喱口味的快熟面,其所用辣椒乾是進口的。”

他也說,即使快熟面漲價,但當中的分量不會減少。

“消費者可能會懷疑,漲價後是不是也會減量,但這不會有影嚮。”

“此外,吃快熟面的群體較多來自中下階層,他們可能會埋怨漲價,但也不會說不吃。”

他披露,目前還沒有消費者投訴快熟面漲價,因為在通貨膨脹時期,大家都已對漲價感到麻木,但商家也不能漲得太過分。

“快熟面漲價對雜貨商並沒有影嚮,因為來貨多少錢,我們就賣多少,目前市場上的快熟面的價格都已經漲完了。”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