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KKM認證?沒這回事 藥劑師:有註冊碼不代表絕對安全

(八打靈再也18日訊)我國許多商家都常以獲得“KKM認證”進行宣傳,抵消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戒心,放心地購買和使用已獲得官方認證的產品。

事實上,商家常提到的“KKM認證”中的“KKM”其實並非馬來西亞衛生部(KKM),而是衛生部屬下的支部——國家藥劑局(NPRA)。

Advertisement

所謂的“認證”也並非產品成分或功效得到衛生部的認可或保證,而僅僅只是“註冊”而已。

馬來西亞衛生部(KKM)官方網站中有關如何註冊獲得衛生部註冊碼的流程和方法。

從衛生部官方網站中可以發現,該部的檢測流程也用“註冊(pendaftaran)”一詞,而非“認證”。只要按照規定準備相關資料提交申請,該部核對產品資料的真實性後,商家即可成功在該部完成註冊。

確保成分合格 沒認證功效

ADVERTISEMENT

通過衛生部官方註冊的用意在於讓該部能夠確保檢驗成分合格,不含禁藥或有害人體的成分,指標和資料合格的商家才會獲批准放行發售。

許多商家以“KKM認證”說法抵消消費者對於商家和產品的戒心,實則並非“認證”而只是“註冊”,有關單位並不會為產品功效和安全性作保證。

產品如要在我國市面上發售,獲得衛生部註冊碼(保健品是MAL、保養品是NOT)是重要流程之一。該部此舉是為了保障買賣雙方的原則和利益,讓產品通過合法途徑進行銷售與使用。

然而,註冊並不代表認證,衛生部不會為任何產品安全性和功效進行全方位的認可或證明。

獲衛部註冊碼不代表絕對安全

該措施主要是為了讓有關單位可以監督並確保商家和產品的合法性,確認產品的責任人。同時,如發現問題或接獲舉報後也能及時進行抽檢,規定產品進行下架。

網路知名藥師“Kris”在臉書發文闢謠並稱,國家藥劑局(NPRA)每天都會收到成百上千的產品申請,不可能每個都去驗。但也不代表獲得註冊碼並不重要,NPRA會不定時抽檢並更新違禁產品名單。

雖然衛生部並不會為產品功效和安全性“背書”,但可見如果連衛生註冊都忽略不做的話,商家和產品本身的可信度就值得審視。

她也呼籲商家,不要以“KKM認證”的說法持續誤導消費者,“認證”和“註冊”是不同的。

藥師解釋,雖然有關單位沒有辦法所有產品在銷售前都進行檢驗,但會不定期做抽檢,並在藥劑局查詢名單上更新違禁產品名單。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