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Daddy不見了之後 母女藉畫筆療傷

報導\小胃

《我的Daddy不見了!》和《Daddy不見了之後》是媽媽可尼與孩子小豆腐、豆腐卜在經歷與面對至親的丈夫/爸爸的突然離世以後,對於死亡的理解與感受所創作出來的圖畫書。

Advertisement

翻開這本圖畫書,隨着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展開對於死亡與永別的話題,說出的各種童言童語,如此天真與單純,卻也叫人心疼與不捨。

《我的Daddy不見了!》與《Daddy不在了之後》。

市面上的兒童故事書、圖畫書或繪本等,大都描寫着美好與幽默有趣的故事,再不就是帶着教育性質、滿滿知識訊息、或引導人們向善的內容。關於死亡這個沉重課題的兒童書籍其實並不多,而且幾乎都是大人創作給小孩子的作品,希望小孩子可以透過簡單的故事來理解死亡這個無常且無可避免的殘酷現實。以小孩子親身經歷死亡與離別以後再寫與畫出來的兒童書籍實屬寥若晨星。本地創作與出版的《我的Daddy不見了!》和《Daddy不見了之後》便是媽媽與孩子們在經歷與面對至親的丈夫/爸爸的突然離世以後,對於死亡的理解與感受所創作出來的圖畫書。

2020年,爸爸何國光驟然離世,當年才七歲的女兒小豆腐為了抒發哀傷與思念爸爸的心情,便開始以畫畫的方式記錄下爸爸離開以後的點點滴滴。後來她那純真稚嫩卻又真實得如此殘酷無情的創作感動了好一些人,進而促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本圖畫書《我的Daddy不見了!》。

ADVERTISEMENT

畫畫風格簡單直接

小豆腐在《我的Daddy不見了!》這本圖畫書裡,以最簡單又直接的畫畫風格,表達出她對死亡的種種疑惑,以及她慢慢學會面對與接受最親愛的爸爸已經不在人世這個殘忍事實的心路歷程。以小孩子的角度出發去詮釋孩子們對於死亡這件事的感受,不僅讓小孩子更能理解生命真正的意義,也讓大人們瞭解到在孩子們的純真世界裡,死亡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而後時隔一年的2021年,小豆腐再次攜手媽媽可尼與弟弟豆腐卜,創作並出版了她的第二本圖畫書《Daddy不見了之後》。在這一年裡,孩子們漸漸確定“爸爸真的不會再回來了”這一殘酷事實,也因此常常對媽媽可尼展開許多靈魂拷問。而這些那些孩子們的童言無忌,雖然像是撒在媽媽可尼傷口上的鹽,卻也同時教會了她如何更坦然的面對這一切,與孩子們一起好好地活下去。

《Daddy不在了之後》內頁。

邊讀邊顫抖

生命是如此脆弱

非常榮幸《Daddy不見了之後》的編輯給我傳來簡訊,請我為這本書寫一份推薦報導。也為此給我遞來了《Daddy不見了之後》一書,並邀請我赴一場作者們的新書推介會。推介會前一夜為了擬稿我打開了《Daddy不見了之後》……在翻開《Daddy不見了之後》之前,單看書名已經知道這不會是一本輕鬆歡樂的圖畫書,這也是《我的Daddy不見了!》和《Daddy不見了之後》讓許多讀者卻步的原因。在傳統保守觀念的家庭裡,甚至還會阻止與排斥家裡出現這類書籍,認為這是一個不吉利的詛咒。然而,死亡並不是我們盡力避開就可以避免的事。作者媽媽可尼也從未想過,會有這樣一天的到來。在她還如此年輕、家庭生活如此美滿幸福的時候,死神會突然來敲門,然後狠心地帶走了她的最愛、帶走一個家庭的支柱、帶走一切美好與幸福。

果然,在翻開這本圖畫書之後,隨着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展開對於死亡與永別的話題,說出的各種童言童語,如此天真與單純,卻也叫人心疼與不捨。一邊讀着《Daddy不見了之後》的我,一邊不停地顫抖,拚命想忍住溢滿眼眶的淚水。那是心疼與感動交雜在一起的淚水,也是深深感慨生命竟如此脆弱的淚水。

作者於城邦閱讀花園舉辦的推介會。

小豆腐沒有簽書,她為讀者們準備了蓋章。

作者與讀者們合影。

媽媽崩潰痛哭

孩子們卻笑了

很多事情,針不扎到自己身上、不親身去經歷,我們永遠都不會明白那份疼痛。面對別人悲痛的經歷,我們也常常事不關己、不痛不癢,甚至漠不關心。但關於死亡,與至親至愛的人永遠分別這件事,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必定會經歷、會面對的最最困難課題之一,而且可能還需要面對很多次。也許有些人比較幸運,能在長大成人,心思成熟之後才開始面對死亡、面對永別。但更多不幸的人,在懵懂無知,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無憂的年紀,就已經被迫要面對與至親永別的悲痛。

推介會上,作者媽媽可尼說當她接到電話,收到丈夫離世這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時,那一刻的她極度崩潰。就像電視劇裡浮誇的劇情,她歇斯底里地倒地抱頭痛哭。那是孩子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模樣,面對媽媽情緒突然的失控,孩子們不知所措卻天真地笑了。

孩子們笑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的孩子,在可尼崩潰痛哭的那一刻竟然笑了。孩子們的笑讓可尼更為崩潰與憤怒。這也是可尼在失去另一半之後要面對的最大挑戰與難題之一。一方面需要好好地傷心,一方面卻又因為孩子而不能太傷心。也許是畢業於輔導系,也許是為母則強,可尼總算給自己的傷痛找到了抒發的出口,與孩子們一起創作了這兩本圖畫書。

寫這療傷之作

內心需要多強大?

《我的Daddy不見了!》與《Daddy不見了之後》這兩本圖畫書,可說是作者媽媽可尼、女兒小豆腐與兒子豆腐卜在失去至親之後的療傷創作。但究竟需要多少勇氣,多強大的內心,才能如此在世界面前將自己的傷疤赤裸裸地揭開呢?感謝他們願意這樣直視自己內心最黑暗最悲痛的傷口,提醒我們死亡隨時都會來臨,不會預先通知,也沒有赦免。即使做好了心理準備,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離開的一天,但在死亡面前我們仍舊會措手不及。宮崎駿電影《千與千尋》中有句經典的話:“人生就像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着我們走完,當陪伴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愛要及時,但願你我都能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待離別那天到來,我們都能各自安好,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有興趣購買《Daddy不見了之後》的讀者,歡迎查閱“心書出版社”臉書專頁。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