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AI機器人美甲美睫快又省

文\蔡宗桓

農曆新年前夕,許多人都會預約理髮、美甲美睫等美容項目,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的來臨。而q隨着“AI(人工智能)”高度發展並被應用到各行業,如今就連接睫毛和美甲等美容產業,都能利用AI提供顧客“非一般”的服務,不僅如此,AI機器人接睫毛和美甲的速度更勝傳統手作方式,且收費也更便宜。

Advertisement

躺在美容店的躺椅上,閉着眼睛,讓睫毛師為自己接上一根根睫毛,偶爾還會與睫毛師聊聊生活瑣事——這或許是我們印象中的接睫毛體驗,但位於美國的美容工作室“LUUM”正嘗試打破這類服務模式,即以他們所研發的接睫毛機器人為顧客服務,不但能更快完成服務收費更低廉。

《華盛頓郵報》一則報導稱,當地婦女Ashley Davis平均每兩週就要接睫毛一次,每次花費150美元(約714令吉),但在她開始使用機器人提供的接鍵毛服務後,她每次只需要花費90美元(約428令吉),節省將近60美元(約286令吉)。

在AI開始被應用於各產業,加上許多睫毛師在冠病疫情期間轉行,LUUM遂“聘僱”以AI技術“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來辨識顧客的機器人睫毛師Farrah、Jacklyn和Kate。

這款機器人擁有兩組攝影鏡頭和兩個鑷子狀的裝置,它們有如睫毛師的雙眼與雙手。攝影鏡頭是負責拍攝顧客臉部,以及充作取放假睫毛的工作台;鑷子狀裝置則負責把真假睫毛分開,然後把沾上膠水的假睫毛黏在真睫毛上。

ADVERTISEMENT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電腦科學教授Kris Hauser說,這是首次有人把電腦視覺技術應用於美容產業。“相較於真人,精確性和重複性的工作的確是機器人的強項。”

看見這樣的科技出現,許多人開始擔心這會否讓很多睫毛師失業,而LUUM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Nathan Harding認為,這類機器人並不會完全取代睫毛師的工作。

“現在LUUM的睫毛師會負責接待客人,並為顧客清潔睫毛及貼上膠布,而機器人在完成接睫毛的工作後,睫毛師也會再次確認是否需要修補。”

Harding希望,這款機器人能幫助許多剛成立的美容工作室節省人力成本,並接待更多顧客。而LUUM在TikTok爆紅後,也開放給其他工作室以6萬美元(約28萬6000令吉)的價碼預購這款機器人。

目前,該機器人平均需花約50分鐘替一名顧客嫁接睫毛,而與人工接睫手的速度相比,相當於節省10至30分鐘,但Harding接受《Allure》採訪時曾說,他們未來的目標是希望能讓機器人的操作時間縮短到25分鐘以內,以提升其工作效率。

僅花25分鐘完勝美甲師

Nimble美甲機器人能在短短25分鐘內完成雙手的美甲服務。

在2024年的CES展會上,科技新創公司Nimble Beauty展示了一款AI美甲機器人,徹底改變了人們對AI美甲的看法,因這款機器人竟能在短短25分鐘內替顧客的10根手指完成美甲工作,不但速度完勝一般美甲師,且效果堪比專業美容院的員工。

Nimble美甲機器人號稱是世界上第一款把人工智能和複雜機器人技術相結合的設備,而它可讓民眾在無需與專業人士預約的情況下完成美甲的工作。

該設備使用高分辨率微型相機和3D影像來確定顧客指甲的形狀、大小和曲率。然後,一個小型機械手臂在AI算法的指導下,為它們塗上一層保護指甲的基底油,而兩層用以上顏色的指甲油,以及一層用來延長色彩持久度、為甲面增加光澤的亮甲油,最後再送出暖風將甲面烘乾。

至於操作方面也非常簡單,用戶只需把手指放入機器人的操作區域內,然後選擇想要的美甲設計,那麼,機器人就會自動完成所有步驟,包括着色、乾燥、修剪等。整個過程只需要大約25分鐘,而且機器人的精確度和專業度都非常高,可確保每個指甲都完美無瑕。

該產品預計於今年3月以零售價格599美元(約2854令吉)上市,預計將有超過30種顏色的膠囊可供顧客選用,而每個膠囊售價10美元(約47.60令吉)。

Nimble美甲機器人將有超過30種顏色的膠囊可供顧客選用。

戴Vision Pro行走吃飯開車

恐威脅人身安全

蘋果(Apple)公司首款虛擬現實之頭戴式“空間運算”顯示裝置Vision Pro一經發售就引起熱潮並引發各種亂象,包括出現許多民眾戴着Vision Pro行走、吃飯和開車等情況,讓人深恐它將危及人身安全。

Vision Pro為蘋果推出的第一部“空間運算”設備——“visionOS”作業系統,這系統是採取介面3D化,用戶只需用手、眼睛、聲音就能操控之,而用戶不僅能用它來瀏覽2D畫面,還能用它來觀賞3D電影。

該設備也同時俱備3D相機功能,並搭配雙晶片M2+全新R1晶片設計,把2300萬畫素搭載到兩個顯示器中,鏡片則與ZEISS合作,就連近視者也能搭配光學鏡片使用之,且還能搭載EyeSight,當有人靠近時,它就會變透明,讓許多玩家感到相當驚奇。

由於其影像透視功能為用戶帶來更多的使用空間,且只要連接行動電源就可戴着它到處走,所以,網絡近日廣傳網民戴着Apple Vision Pro走路、開車、吃飯的視頻內容,可說是充斥着各種Vision Pro亂象。

◆戴着Apple Vision Pro吃飯

本來的“手機科技冷漠”未來或變成“Apple Vision Pro冷漠”,本來是“大家吃飯配手機”,未來可能改為“吃飯配Vision Pro”。現實生活環境已不再成為吃飯的必要考慮因素,Vision Pro還提供更換眼前畫面的功能,所以,大家未來可能無需出門也可自用圖片創造出在外吃飯的感覺和環境,但因用戶通過Vision Pro看到的虛擬現象難以直接與朋友分享,因此這或無法滿足用戶的“愛現欲”。

◆戴着Apple Vision Pro開車

近日有美國網民拍到一名司機頭戴Vision Pro駕駛特斯拉Cybertruck,並且還在車上用雙手比劃,顯然在操作什麼。這段影片被上傳到網絡後即引起網民熱議,且吸引了美國交通部長的注意,並發出警告說:“所有目前的輔助駕駛系統都會要求駕駛員保持專注,並需要隨時保持對車輛的控制”。

◆戴着Apple Vision Pro在路上炫技

有民眾戴着Vision Pro在球場旁練習打籃球,並做出運球和投籃的動作,而此畫面也被網民拍下並笑指“社群平台狂熱者渴望被大眾看到自己戴着 Apple Vision Pro”。

此外,也有人戴着Vision Pro走在街上、遛機械狗,在草地上打拳擊等,而種行為也被評論這為“新型默劇”。

對這些危險使用Vision Pro的例子,蘋果公司呼吁用戶理性使用。此外,用戶佩戴Vision Pro後將陷入沉浸式體驗,因此,他們極可能看不清楚周圍環境,並因此危及自身安全。

《辛普森家庭》神預言

戴Vision Pro撞燈柱跌水溝

Vision Pro推出後引起網友熱議,其中,曾多次精準描述未來人類世界的動畫《辛普森家庭》竟出現過類似畫面,有網民近日更通過網絡上傳《辛普森家庭》2016年播出的其中一集“Friends and Family”的片段,只見春田市居民都佩戴着頭戴裝置生活和交際,但也因此意外撞上燈柱、掉進水溝,可說是對人類未來生活或因頭戴裝置而改變作出了“神預言”。

《辛普森家庭》被譽為神預言等級的動畫神作,先前就曾多次巧妙命中未來發生的事情,如福斯被迪士尼收購、2017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推特新名稱改為X等,繼而引發網民熱議。但有Reddit網友指出,其實頭戴裝置Oculus Rift早已在2016年推出,所以編劇可能只是把“頭戴裝置”作為劇情發想。

有網民分享《辛普森家庭》再次神預言Vision Pro亂象。

解密2000年前燒焦捲軸

3人用AI破解古文贏333萬

古文捲軸已碳化,脆弱得會幾乎裂開。 (圖取自“維蘇威火山挑戰”) 

AI火速發展,3名研究人員近日不但成功利用AI讀取2000年前被燒焦的古文捲軸的內容,同時還因此贏得70萬美元(約333萬令吉)的獎金。

這場名為“維蘇威火山挑戰”(Vesuvius Challenge)的活動是肯塔基大學電腦科學家布倫特·西爾斯(Brent Seales) 和被微軟收購的軟體及編碼平台Github創始人弗里德曼 (Friedman) 於去年發起,並提供了100萬美元(約476萬令吉)的獎勵金以推動這項研究。

根據外媒的報道,主辦單位指赫庫蘭尼姆紙莎草紙是由大約800個捲起的希臘捲軸組成,而在公元79年發生的火山爆發掩埋了古羅馬城鎮龐貝城後,這些捲軸便隨着時間被碳化,而這些捲軸是在一座據信是貴族擁有的別墅中被發現。

這些捲軸看似已硬化的灰燼原木,目前被保存在巴黎法蘭西學院和那不勒斯國家圖書館裡,由於捲軸受到嚴重毀損,只要有人試圖打開捲軸時,它就會脆弱得似要碎裂。

主辦單位於本月5日宣布獲獎的3人分別是來自柏林的博士生尤瑟納.德爾(Youssef Nader)、來自內布拉斯加州的學生兼SpaceX實習生盧克.法力特(Luke Farritor),以及來自瑞士的機器人學生朱利安.史利格(Julian Schilliger)。

他們使用人工智慧來幫助區分墨水和紙莎草紙,並識別出微弱且幾乎無法辨認的希臘字母。

這項挑戰要求研究人員破解4段至少140個字符的段落,其中至少85%的字符可恢復。

去年,法力特已破解了其中一個捲軸的第一個單詞,並發現那是希臘語中的“紫色”一詞。

據悉,在上述3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現已解密了約5%的捲軸內容。

主辦單位納特·弗里德曼 (Nat Friedman) 通露網絡發文說,這幅捲軸可能是書寫關於音樂、食物及享受生活的樂趣。

這項研究的進展被視為取得極大突破,根據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數據,估計只有3%到5%的古希臘文本倖存下來。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