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回鄉過年1】冠病疫情令團圓飯變珍貴 陳延新攜妻兒 返鄉慶新年

因為受到冠病疫情的影響,雪隆建造行財政陳延新去年無法返回位於霹靂州班台的家鄉陪伴母親過新年,為了彌補這個缺憾,他今年早早便已做好準備,打算帶着妻兒回家與家人團聚並歡渡新年。他特別懷念一家人團團圓圓坐在餐桌上,喜氣洋洋的吃上一頓團圓飯的歡樂情景,以及向母親賀年時,雙手接領母親親手分發的紅包與祝福。

一家人面對面干杯,而不是通過電腦螢幕相聚,這可說是全馬人發自內心的期盼,在經過疫情的洗禮後,和家人親友團聚並吃團圓飯的意義變得跟過去大不相同,特別是和許多因冠病而天倫破碎的家庭相比,如今只要一家人能齊齊整整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那就是一件非常難得和值得珍惜的事情。

Advertisement

在冠病侵襲地球之前,陳延新每一年都會帶着妻子和3名孩子從吉隆坡驅車數小時返回家鄉班台,直到去年因為疫情而導致全國大封鎖後,他們才被迫留在吉隆坡過一個無法和家人團圓的新年。

“去年封城,我們只能在地過年。我和妻兒平日是住在吉隆坡泗峇沫(Segambut),因為當地是華人區,所以很多人在農曆新年期間燃放鞭炮煙火,使得當地很熱鬧,但無法回鄉過年就是少了那丁點兒的味道和氣氛,也缺了年味。”

在體驗過無法返鄉過年的窘境後,陳延新更是迫切想回鄉,那是因為母親一直在家鄉盼着兒孫回家團聚過年。

他說,母親在班台是和弟弟一起住,而在過去數十年來,他向來都是載着妻兒回鄉過年,從年二十九抵達家門後,便一直在家鄉逗留到年初五才返回吉隆坡。

ADVERTISEMENT

雖然只是利用短短數天時間和親人團聚及共敘天倫,對他來說,已是十分滿足的事情。

“班台是漁村,過年氣氛特別濃烈,走在路上也能感受到當地熱鬧歡騰的氛圍,畢竟家家戶戶都有親人回家過年,所以每戶人家都會傳出談話聲和笑聲笑語,讓整個班台都活躍起來。”

每一年的回家車程大約是3個多小時,記得有一年,農曆新年適逢馬來同胞慶祝開齋節,於是,KongsiRaya的祝賀聲響遍大街小巷,而這一年返鄉就塞車長達6小時,雖然陳延新對此深感無奈,但內心仍然感到很歡騰。

到了除夕夜,他們一家人共坐一張圓桌吃團圓飯時,更是吃得特別開心和暖胃。到了大年初一,接到母親親手派發的紅包和說出的祝福語,如“身體健康”,“萬事勝意”,“如意吉祥”,“新年快樂”時,他更是感覺聽在耳裡暖在心裡。

過去每一年回到班台時,陳延新都會至少向五六戶親友拜年。

“有時候一出門,家裡就來電說哪個親友正來我家拜年,於是,汽車一個U轉,又先回家接待來客,接下來才去親友家拜年。”

他披露,已持續約40年的老同學聚會也從來沒有中斷過,每逢農曆新年期間,一大群老同學就會通過電話約好日期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回憶當年的美好及中學生涯的開心時光,然後一起展望未來大計,即使歲月催人老,但卻“催”不散同學們的同窗情誼。

陳延新今年早已作好準備,打算帶着妻兒回家歡度新年。

班台年年辦新春花燈節

自從班台在多年前開始舉辦新春花燈節之後,陳延新每一年新年都會帶着母親和妻兒前去賞花燈。

“花燈節讓整個班台的過年氣氛更加濃烈,除了本地人會前往觀賞花燈,就連遠在實兆遠、愛大華甚至是霹靂州其他地區的民眾都會吸引過來,而班台就如同一顆耀眼珍珠般在霹靂州綻放光芒。”

隨着花燈節的出現,除了賞花燈打卡拍照,各種文娛表演和活動也是亮點,所以,陳延新必定會帶同家人一起參與其中,以渡過一個別具“班台風味”的新春佳節。

“2021年沒得回去,今年對回鄉就特別期盼。”陳延新的語氣,透露着他對家鄉的期盼和思念。

自從班台在多年前舉辦了新春花燈節之後,每一年新年期間,陳延新都會帶着母親和妻兒前往觀賞花燈。

花燈結合文化藝術

能帶旺地方旅遊業

畢業於霹靂州班台育青中學的蔡福文是一位從事防火設備業的專業人士,但他總喜歡利用業餘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愛的事情,如製作花燈。

或許是華裔也是獨中生的因素,蔡福文對所有源自中華文化的傳統手藝都特別感興趣,而在他還未學會製作花燈時,他過去每一年都會帶家人到雪州東禪寺觀賞全馬最大型,且內容最豐富的花燈燈會,以便體會花燈的美。

當時的他純粹是帶着觀賞的角度出發,並一度為美麗精緻的花燈讚歎不已。直到2008年,他受委為市議員,在致力推動地方發展的同時,他也希望把中華文化融入發展過程,而花燈就是他想到的其中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專案。

“花燈本身結合文化及藝術,所以具有吸引人潮的親和力,且能帶旺地方上的旅遊業,為小鎮帶來素質和文化上的提升。”

過後,一股滅不掉的火焰迅速在其內心燃燒起來,他遂通過社團彙集了對這方面有興趣的人士,然後風風火火的籌組了團隊,以期於2016年9月16日的馬來西亞日,也是中秋佳節的這一個重大日子,把班台第一次的文化藝術節舉辦起來。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馬來西亞花燈藝術協會,由於我們是從零開始,所以首先計劃了開辦花燈工作坊,讓地方上的居民有機會接觸這一種極其豐富的花燈手藝創作。”

花燈藝術協會已故會長拿督劉觀勝曾對他說過一句話,讓他迄今仍然印象非常深刻,“會長說:‘花燈可以共賞,資源可以共用’,即表示花燈不止能在一個地方展示,以吸引大家一起來觀賞,同時,它也可以被帶到各地展出,以便大家可見識其美妙風采。”

蔡福文對第一屆的花燈工作坊記憶猶新,因為短短2天的工作坊吸引了許多教師、家長和孩子們踴躍參與,且過程非常成功及順利,而用心學習的學員總共也製作了60個各式各樣的精美“心”型花燈,讓大家心裡都非常激動。

當60個“心”型花燈加上向東禪寺借來的大約30個花燈被高高掛起來後,一時間,花燈散發的璀璨光芒,把漆黑的夜空照亮,佳節的歡樂氣氛馬上感染在場的每一人。

當花燈的燈光照射在大夥的臉上時,只見大家一臉滿足、喜悅,如今重提這場花燈饗宴時,大家的心頭還是彌漫着一股暖意。

2018年的花燈研習工作營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學習製作花燈,可愛的五彩魚兒更是特別逗趣。

賞台灣燈會眼界大開

感覺渺小學製花燈

2018年,當蔡福文帶領隊伍籌備第二次藝術燈會時,地方上的參與者比上一屆的更加活躍和踴躍,據蔡福文的說法是:“大家都很熱!”

再一次的同心協力,再一次的群策群力,再一次的共賞共用,除了當地人製作的花燈,還有500個由居民彩繪而成的燈籠,20組由花燈藝術協會借出的花燈,以及來自臺灣的珍藏版花燈,這一次的班台新春花燈燈會更趨盛大,且歡樂氣氛被炒至最高點。

結果,許多媒體都大篇幅的報導了這一次的盛會,吸引了來自州內外的人士前來觀賞,班台這個小漁村因此在一夜間紅透半邊天!

2018年春節後,蔡福文跟隨大隊到臺灣參觀年度花燈盛會,當時,他發自內心的讚歎說:“我到臺灣觀賞他們的燈會後,頓感眼界大開,也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燈會,並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在察覺到自己的渺小及不足後,促使蔡福文毅然決定學習製作花燈,以便當一名真正的花燈師。

在2020年的班台新春花燈展上,充滿友族元素的花燈都被加入花燈製作裡頭。左三為蔡福文。

鼠年製老鼠娶親花燈

馬來粽風箏孔雀成創作元素

蔡福文及其團隊在為期5天的工作坊中,以班台小漁村作為創作元素,為小漁村打造了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而有關作品不但完美到讓人讚歎,同時,對其團隊而言也算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在去年12月份的另外一場工作坊中,其團隊打造了10組花燈,而屬於小漁村的自然界元素,如紅樹林、海龜、海星及吉祥豬更是一一成為創作題材之一。

2019年的農曆新年燈會又是一大盛事,而由地方居民創作的花燈更是獲得非常大的迴響,並迎來另一次的掌聲。

蔡福文及其團隊於2020年的燈會裡,特別融入了大馬的多元文化色彩,讓燈會充滿大馬特色。

隨着之前多屆燈會的成功舉辦,也讓蔡福文及其團隊猶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他們遂於2020年再接再厲,把馬來人的傳統物件如風箏、新月及馬來粽,以及印裔同胞的傳統物件如孔雀、古拉姆(kolam)等都充作創作元素後,讓大馬色彩多元的花燈就此成為小鎮的代表物之一。

“配合2020年老鼠年,我們還製作了一組老鼠娶親的花燈,並獲得非常大的迴響。”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