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馬國內地方

齋戒月市集沒標價賣假貨 監察行動充公41萬物品

(布城25日訊)國內貿易及生活費部通過“監察行動”(Ops Pantau),自3月12至23日在全國齋戒月和開齋節市集展開的取締行動中,充公價值41萬4319令吉零7仙的物品。

內貿部執法組主任拿督阿茲曼表示,84宗的充公案涉及沒有展示價格表、沒有使用合法的稱重器,以及售賣假貨。

Advertisement

檢查逾2萬場所

他說,自監察行動啟動以來,在這段期間,已檢查全國共2萬零854個場所,包括對開齋節市集進行685次檢查。

“此外,我們也在這段時間收到來自消費者涉及各種類別的623宗投訴,”

阿茲曼昨日在布城開齋節市集展開監察行動後向媒體表示,內貿部在這段期間動員2200名執法官員展開監控和執法。

ADVERTISEMENT

網上銷售也受監督

他說,除了齋戒月和開齋節市集,全國各地的超市、零售店,甚至是網上銷售也會受到監督和執法。

他提醒商家,繼續遵守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條規,尤其是在這段佳節期間,避免受到嚴厲的對付行動。

“也建議消費者節儉並規劃好自己的開支,避免被少數不負責任的人操縱,尤其是在目前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

雪隆柔投訴最多

此外,阿茲曼說,在這段執法期間,內貿部受到最多的投訴是來自雪蘭莪、吉隆坡和柔佛,而被發現出現最多違法行為的地區是在沙巴、霹靂和檳城。

他也建議消費者,在通過網絡曝光商家的任何不當行為前,可先通過各種渠道直接向內貿部作出舉報。

“如果可以的話先不要傳播出去,因為我們發現有很多案例,先被傳播出去就很難展開調查,因為大部分證據會被銷毀。”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