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

騎行看古跡海岸線好風景 檳島腳車道13歲了

(檳城10日訊)檳城除了世界文化遺產古跡以外,著名的腳車道已經實施進行了13年,無疑已成為檳島從北岸線穿越古跡區,再到南岸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檳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是一個最適合騎行旅遊的好地方,北望安達曼海的北海岸線,東望威省馬來半島的東海岸線,可以在美不勝收的情況下進行腳車運動、腳車游甚至用以工作通勤。

Advertisement

尤其是美麗清涼的早晨,一邊騎車可以一邊欣賞東方海上的日出,只要打開YouTube頻道搜尋就有不少旅遊、運動網紅比如馬飛或羽球國家隊女單吳堇溦等,介紹檳城的腳車道。

首長曹觀友支持腳車道計劃,在騎行活動中帶領官員騎腳車。

設計專用與共享車道

檳城州政府這項龐大腳車道總體規劃於2010年萌生,由時任首席部長林冠英在2011年1月12日的行政議會上拍板提呈並通過執行這項計劃。

ADVERTISEMENT

當時檳島市政廳共詳細規劃了在全島建設200公里長的腳車道網絡,包括東海岸路線(16.93公里),北海岸路線(4.36公里),環島路線(5.62公里),徑向路線(45.45公里),環形及接頭路線(21.9公里),文物路線(7.8公里),康樂路線(26.7公里)。

這些車道被分類設計成專用車道、行車道和共享車道,寬度在1.5公尺到4公尺之間。4公尺寬的車道將與其他機動交通工具共用。

拉占德蘭說,腳車道計劃已經完成了97%。

耗資3900萬 完成97% 

檳島市長拿督拉占德蘭說,腳車道計劃已完成97%,共耗資3900萬令吉。這條路線從丹絨道光開始,經過喬治市的萊特街,穿越喬治市古跡區往南接至卡巴星大道,沿著敦林蒼祐大道抵達皇后灣,在往南到峇都茅檳城第二大橋,最後抵達檳城國際機場。

當中從丹絨道光至舊關仔角的4.5公里指定車道也已完工,可供騎單車者和行人使用。

北岸腳車道已經在2018年建好。面對安達曼海其風景不輸東岸與南岸路線。

2018年初,峇都茅-敦林蒼祐大道沿線的腳車道完工,同年5月,首席部長曹觀友啟動了標誌性建築-希望之橋(Jambatan Harapan) -這也是我國第一座腳車與行人共用天橋,從螺旋道爬升而上,在上空穿過敦林大道連貫雙溪尼蒙大道。這個耗資890萬令吉的項目包括一條3公尺寬的專用腳車道和1.5公尺寬的人行道。

增騎行地圖標誌

在兩年疫情期間遊客及本地使用人數減少,檳島市政廳也沒有一刻閒著,其工程和建築部門改善騎行路線沿線的便利設施,包括加強鋼屏障,並增加騎行地圖和標誌。

拉占德蘭說:“這些地圖被放置在皇后灣購物中心、海峽灣碼頭和卡巴星大道等戰略位置,車道完工後標誌和標誌之間就會立即顯示在路口附近和鋼護欄的盡頭。由於預算的分配,我們也給了一些標誌設計幽默與趣味漫畫的呈現方式,這要感謝當地的漫畫家。”

喬治市市區交通燈設有腳車騎士通行綠燈。

年減1600噸碳排放

當然,一項環保的腳車道計划不可只是一項門面功夫,否則就會成為嘩眾取寵後不了了之的白象計劃,因此市政府也給出了推行了這項腳車道計劃後的數據。

“我們推行這項腳車道計劃是要讓大眾多一個工作通勤的方式,及推廣腳車運動與騎行游檳城。這些年來我們不只達到了這些目標,也成功的融入了檳城人的生活,長期目標是要讓人們使用綠色交通工具,為環境做出努力,減少交通阻塞。”

拉占德蘭展示這些年來檳城每年使用腳車道的人數,已達到每年33萬人次,減少了1600噸碳年排放量。

檳腳車道備有綠化太陽能路燈,讓民眾夜騎使用。

腳車道規劃分三類

檳城腳車道規劃有一套很完整的規定。

“第一類是超過30公尺寬的道路將會建完整區隔腳車道;第二類是20至30公尺寬的道路上必需以線條及顏色區隔開腳車道;第三類則是15公尺寬的道路,路旁左邊需要畫上腳車圖案無需區隔。14公尺以內則道路則不必。”

拉占德蘭說,在腳車道計劃內發展房產業的發展商,在其發展地段上也必須出資興建所規定的腳車道。至於各不同發展商之間的地段銜接處,則由檳島市政府斥資興建以連貫所有路段。

致力讓道路更適合騎行

長期以來的倡議“周五自行車”(BoF),試圖通過鼓勵更多人騎腳車上班來促進共享和專用腳車道的使用。

“這也有助於建立騎車人的信心,並支持最後一英里交通倡議。為了優先考慮騎腳車使用者的安全,在專用車道上豎起了金屬屏障,防止摩托車騎士使用。我們還延長了行車道的寬度,使機動車輛可以安全地超過騎自行車的人。再加上2015年推出的‘綠色道路共享概念’,即沿行車道鋪設一公尺寬的綠色車道,供騎腳車的人與其他車輛共享,同時考慮到我們的道路很窄,我們正在努力改進道路、路口和交通燈的設計,使它們更適合騎行。”

目前最為廣為人知的就是這條全長39.9公里從北到南沿海腳車道,沿路構成一幅美麗的海岸風景線。

鼓勵檳民騎腳車通勤

拉占德蘭說,改變人們的習慣和心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兩者都是一致的。

“我們仍處於教育階段。我們與許多私營公司和非政府組織合作,開展活動和活動,如檳城國際Bridge2Bridge騎行、生態自行車道、城市到城市、遺產之夜騎行、PDRM團結騎行,甚至前任市長拿督尤端祥還有檳城州總警長都身體力行的腳車市長與總警長,這無疑教育我們的公民綠色環保意識。”

他說,市政府官員在喬治市巡邏時也會騎腳車。市局正與警方合作,教育市民對濫用自行車道作為捷徑的猖獗駕駛人士採取適當的執法措施。公眾自身需要有社會意識,這是該廳希望實現的長期進展。

“下一階段是為騎腳車的人提供更多的設施,如公共淋浴間、更衣室、有充足遮陽的休息區和更好的交通標誌,這些設施將在五、六年內推出。”

討論摺疊腳車可上巴士

他說,市廳也在與檳城快捷通討論,允許他們的巴士使用可摺疊腳車,以支持最後一英里交通倡議。有了包括浮羅山背生態腳車道在內的所有車道,檳州人和遊客很快就可以安全地在島上騎腳車了。

檳城的腳車道無疑充分貫徹了兩代首長對於檳城發展的思路,也就是前任林冠英提倡看到、摸到、感覺到的投資者首選、遊客喜愛、人民宜居的國際城市,也同時涵蓋在現任首長曹觀友檳城2030宏願的重家庭、擁綠地、精明州、耀全國的主旨之內。

蒂芬妮藍共享腳車添浪漫

2010年代之後,綠色節能讓全球興起腳車代步,因此在各先進國家與地區皆出現了共享腳車的新型交通設施,尤其是有去北京、上海或台北旅遊的大馬人都曾經體驗過當地的共享腳車。

LinkBike在全島共有29個自行車站,擁有250輛自行車。

當時檳城也是全國最早加入全世界共享腳車潮流的城市,在2016年喬治市古跡區的大街小巷及卡巴星大道的海堤陸續出現了人們騎著耀眼奪目的蒂芬妮藍色共享腳車,將原本藍天白雲綠海的檳城襯托德更加浪漫,成了旅遊檳城打卡必備的道具之一。

腳車道與公共腳車共享系統LinkBike相輔相成,LinkBike於2016年首次推出時,州政府與運營商Fast Rent Bike密切合作,在喬治城設立了25個站點。如今,LinkBike在全島共有29個腳車站,擁有250輛腳車。

楊健聰:LinkBike用戶逐步增長

Fast Rent Bike有限公司創辦人兼總執行長楊健聰說,LinkBike有3個目的:逐步減少和取代機動車、緩解交通擁堵、幫助對抗環境污染。

他說,事實證明這是有效的,LinkBike的騎行人數每年都在穩步增長。

“2017年有2萬9025名騎手註冊,而在2018年和2019年,我們分別有3萬4331和3萬6822名騎手註冊。一旦用戶註冊並掃描二維碼解鎖腳車,我們就能追蹤他們的行蹤。”

他補充說,疫情期間就造成一切停擺。如今一切重新開放後,使用人數已經節節回流,而且在喬治市市區不只有人在工作時間用以通勤,送餐員也會使用來在喬治市內送餐。

支援銜接最後一英里

該公司也著手重新更新及設計他們的應用程式,讓遊客有更好的體驗,尤其是中國開放之後,一旦機票價格逐漸向下調整,屆時將會恢復如疫情前的繁盛景象。

目前他們與政府正在進行一項評估,以擴大站點的數量,並提供更多的腳車,以支持最後一英里的連接。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