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明周刊副刊

騎着重型摩多追風去

特約報導 \ 高寶麗     圖 \ 高寶麗、受訪者提供

ISBC(Ipoh Super Bikers Club)是在2002年成立的重型摩多俱樂部,迄今已經21年;雖然期間曾經更換過名稱,但其目的始終沒有改變,與風競賽,在馬路上自由自在地奔馳,燃燒心中對騎行的熱情。

Advertisement

“重型摩多的確是可以騎行得很快,但在我們的高速大道上,最高時速只有110公里,因此,即使重型摩多可以騎得很快,但我們的隊員還是會遵守規則,拒絕飆車行為。”守法的謝寶發馬上提出“追風”的定義進行更正。

“為善最樂-樂在‘騎’中”是一眾ISBC會員追風之目的,除了熱愛騎行也透過騎行行善,沿途把溫暖送出去。

2018年緬甸慈善之旅,騎士們進入山區,瞭解當地生活情況。

謝寶發是現任ISBC主席,人人稱他Tiger,他在ISBC裡扮演的角色就像交響樂團裡的指揮家,確保演出節奏如行雲流水。

ADVERTISEMENT

ISBC除了召集重型摩多騎士一同騎行一起外出遊山玩水,也透過騎行做善事,他們把募集到的款項送到有需要的慈善機構,將騎行的歡樂帶給自己,把籌募的款項留給慈善團體。

“為善最樂-樂在‘騎’中”是ISBC的宗旨之一,籌募款項非常親民,每一次騎行活動都配合舉辦晚宴,參加者需要繳付定額報名費,在所有收入扣除開銷後所剩下的餘款,就充作慈善用途。

2018年進行的緬甸慈善之旅,把愛心和援助送入山區,為山區小朋友帶來溫暖。

騎行做慈善

對一眾騎士而言,騎在重型摩多上風馳電掣之餘若能再兼做慈善,那麼騎行就更具意義。

“騎行慈善活動始於2009年,參與的重型摩多達兩百多輛,除了怡保俱樂部本身的會員,來自全馬各地的騎友也一起來參與,2010年的騎行晚宴有五百多輛重型摩多參與,2012年增加至七百多輛。”

其實在馬來西亞其他地區也設有各自的重型摩多隊,一些是三五名志趣相投的騎友,一些則是比較正式的隊伍,各有各的大小活動,各個單位之間也多有聯繫,無論哪一個單位舉辦活動,其他單位的騎友都會相互參與,為大馬的騎行歷史寫上一頁一頁的紀錄。

ISBC除了舉辦活動,也與泰國和新加坡的騎行隊伍交情頗深,情如手足的三國騎友在2012年成立了3CCR(Three Country Charity)三國慈善組織,讓騎行情緣在國際上大放光芒。

騎行的樂趣在於風裡來雨裡去。

全馬走透透

在冠病疫情爆發之前,ISBC幾乎每一個月都舉辦騎行活動,一年內累積騎行上萬公里是小兒科,一些騎士一年裡甚至可以跑4萬至5萬公里,他們除了騎着重型摩多全馬走透透,也跨越國際線到新加坡、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中國雲南等地,讓車輪的痕跡駐留在異國土地上。

跨上摩多扭轉油門往前騎去,沿途景色盡入眼簾,不必受堵車之苦,外人看他們神氣,他們自己也感覺特別爽快。

對重型摩多車騎士而言,騎行,是一輩子的事。

騎上重型摩多無論在陽光裡或是風雨裡行走,此時此刻能夠征服重型摩多的桀驁不馴,讓內心熱情燃燒起來,這一刻就已經是永恆。

重型摩多價格不菲,動輒上千上萬甚至百萬,因此騎士們對自己的“寶貝”呵護有加,做足防範以避免損傷。關永勝的銀色寶馬就在引擎部位特別裝上防護欄杆。(高寶麗攝)

騎樂無窮 行走天下

ISBC主席Tiger謝寶發是重型摩多騎士界裡的活躍分子,平日無事,他就拉起太太譚筱玲的手騎摩多兜風去;兜風,可以兜去怡保欣賞富有盛名的景點,也可以兜去柬埔寨、緬甸、雲南等地,觀察當地風土人情,品嚐在地美食佳餚。

對重型摩多是癡是迷,只有當事人最清楚。

他和重型摩多結緣始於小時候看見重型摩多在高速大道上飛馳,心裡會特別羨慕,特別雀躍,心裡想着,總有一天,我也要這樣。

只可以說,這是他天生對重型摩多的癡戀。

“重型摩多在高速大道上飛馳,就像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我心裡特別鍾愛和羨慕,非常想體會這一種無拘無束的速度感。”

騎行者一路遠行,長征者可能一出發就是幾個星期,在車尾安裝上行李箱,方便放置衣物或日用品。(高寶麗攝)

15歲就想圓夢

Tiger敢敢向父親提出購買重型摩多的要求,但立即遭到父親極力反對,“你年紀太小,在馬路上騎摩多太危險,大摩多不可以,小的還可以考慮……”

其實,在他向父親提出購買重型摩多要求的時候,他只是初中三的學生,15歲!

最終,父親還是購買了一輛小摩多給他。好吧,小的總比沒有好!

“父親拒絕購買重型摩多給我自有他的理由,他覺得在馬路上騎摩多太危險,也擔心我在路上的安危。”

一直到20歲,父親還是基於危險的理由,拒絕了他每一年的要求。

等,你再等等。父親總是如是說。

浩浩蕩蕩的騎行車隊到泰國中南部旅行,全體騎士開心大合照。

成立摩多隊伍

20歲那一年,雖然拗不過父親,但卻有疼愛他的公公給他捎來好消息。一輛600CC,當時售價2萬1000的重型摩多鑰匙交到愛孫的手上。

從那一刻開始,開啟了Tiger日後的騎士生涯,到現在46歲了,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謝寶發和幾名重型摩多騎士成立了摩多隊伍,經常相約浩浩蕩蕩騎行到全馬各地以及泰國南部,圓滿了幼時就開始嚮往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飛翔的夢想。

因為騎行牽線,在2006年他接觸到泰國的慈善團體,翻開了騎行行善的後續劇集。

車隊一次騎行出遊到泰國中南部,在地標前留下紀念。

出發前養足精神不喝酒

重型摩多車隊在高速大道騎行,一般上問題不大,但騎行在路面較窄和路況不太好的聯邦舊路,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精神。

“雖然是重型摩多團隊,但騎士們還是必須非常小心,因為摩多再大輛,也始終是肉包鐵的交通工具。”因此,Tiger表示,騎士們在準備騎車前,必須眼睛頭腦均清醒,如果明天出發,今天晚上就不能夠碰酒精飲料,而且睡眠一定要充足,確保在馬路上精神飽滿。

此外,騎士們一定要聽從隊伍中的工作人員的指示,畢竟這是一個大團體的活動,不是獨行俠的騎行。

“每一名騎士都要平平安安出門,平平安安回家。這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銀色寶馬的大燈一個就要7000令吉,在燈前安裝上護罩,確保行駛中不會被異物擊中。(高寶麗攝)

團體出遊守規矩不霸道

騎行對Tiger來說,不是自己一個人享受追風的樂趣而已,當和一大群騎士一起外出騎行,就等於是和一個大團體一起出遊,因此紀律上必須跟從與配合。

“在馬路上騎行需要靠大家的團隊精神,我們是有組織的團體,甚至在騎行時會要求交警安排開路護航,非常正規和守社會秩序。”

騎行隊伍必須具備紀律性,俗語說“馬路如虎口”,一個不小心或者稍有差池,都會換來難以預料的遺憾。

“騎行隊伍有其隊形,最前面有前鋒,他是總指揮,路向完全由他來掌控,他會預先堪察路面狀況,安排路程和速度,沒有人可以超越他。身邊會有幾個護航來協助、協調和維持整個跟隨的隊伍,路上騎士面對問題例如摩多爆胎或故障,也由護航來負責。最後一名是壓隊,他是整個隊伍的最後一人,確保沒有任何騎士被落在後頭。”

與此同時,負責人也必須確保隊員是左右分開前後排列有序地騎行,一來不霸佔公路,免得引起其他公路使用者覺得騎行隊伍很霸道,二來可以彼此看到對方,增加安全性。

熟讀國際標準手勢保安全

重型摩多列隊出遊時都會使用國際標準手勢,確保整個隊伍是嚴守紀律的,同時,也降低騎行時的危險。

重型騎行隊伍每一次出遊都必須根據前鋒,也就是隊長的指示,他們也必須熟讀一套專屬的騎行國際標準手勢,確保行駛中的安全。

謝寶發披露,有經驗的前鋒在前方開路,通過手勢來控制整個隊伍井然有序地前進,後方的隊友在看到手勢之後,一個接一個透過手勢,將隊長的訊息傳達給壓隊的騎士。

基本手勢學起來:

1.隊長舉起V手勢,代表Two by Two。跟隨的隊員排成兩隊但前後間隔地前進。(高寶麗攝)

2.隊長伸出一邊手,像翅膀一樣緩慢的上下擺動,表示隊伍放慢速度。(高寶麗攝)

3.隊長伸出一邊手,指着某一個地點,表示需要護航騎士停留在這裡,避免小路口有車輛的出入。(高寶麗攝)

4.隊長伸出一邊腳指向地面,表示馬路上有坑洞,石頭或障礙,發出危險訊號,隊伍必須提高警惕。(高寶麗攝)

夫妻同享騎乘樂 羨煞旁人!

3CCR是一個包含了馬來西亞、泰國和新加坡重型摩多騎士的慈善組織,每一年,都會由一個國家輪值舉辦騎行慈善籌款活動,在2014年輪值到馬來西亞舉辦時,也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地辦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型活動,迄今仍然教人津津樂道。

“2012年成立了3CCR,2012年活動在泰國舉辦,2013年在新加坡,在2014年則是在馬來西亞。當時舉辦了一場非常盛大的晚宴,吸引超過1200輛重型摩多參與。當時我的父母和恩師也來了,讓我非常感動和開心。”

2019年,謝寶發和太太騎着重型摩多到中國西藏特區,在地域遼闊壯觀的巖壁前合照。

父母的參與等於認同Tiger參與騎行這一件事,父親還對他說:“Tiger,你已經成功了!”

夫妻倆出雙入對

騎行是謝寶發的夢想,現今除了他仍樂在“騎”中,連太太譚筱玲也受到感染,成為其中一員。

“我太太也是騎行隊員,目前我們也發現有越來越女性加入騎行行列,騎行,不再只是男性的專利。”

Tiger表示,當年追求太太時就靠着重型摩多展開攻勢,太太說他:太有型了!

“我們去哪裡都是騎着重型摩多,方便呀,不必塞車也不必煩惱停車位問題,比開車快多了。”

後來,太太受到他的影響加入騎行隊伍,夫妻倆出入成雙在路上飛馳,羨煞不少人!

胡昭吉的每一次騎行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成為他對騎行樂此不疲的原由。

邊騎邊吃邊賞景 一樂也!

ISBC財政胡昭吉(62歲)在2009年加入騎行大家庭,從讀書時代就開始喜歡騎摩多的他,每逢週末沒有工作的日子,就和其他騎士們一起在馬路上奔馳,享受騎行之樂。

“我最遠的一次騎行,是在2014年到中國和緬甸交界處的普洱市,是一段幾千公里的行程。”

胡昭吉喜歡騎行是有原因的,“乘搭飛機雖然很快抵達目的地,但是,卻錯失了一路上的美麗風景和風味美食。騎行的話無論大街小巷或者崎嶇山路統統都必須經過,每到一處都有它特別的風景,這是乘搭飛機無法看見的景色。”

此外,乘搭飛機只有飛機餐,但騎行卻每一頓都能享受當地的特色美食,讓舌尖感受不一樣的風味。

他也分享了異國風情帶給他的深思,“單單在緬甸,雖然同一個國家但不同地區就擁有不一樣的體驗,緬甸東部的大其力(Tachileik)是人間,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與我們大致相同。景棟(Keng Tung)給我的感覺是地獄,在鄉下地區偏僻荒蕪,人民居住在茅草屋,沒有水電供應。而位於緬甸東北部的小勐拉(Mongla)卻像天堂,這裡應有盡有,吃喝玩樂都是高級的享受。

每一次的騎行出遊,都給胡昭吉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而這,也成為了他對騎行樂此不疲的原由。

對胡昭吉(左起)、謝寶發、關永勝而言,騎行,是一輩子的事。(高寶麗攝)

把錢花在嗜好上 值得!

關永勝(57歲)是來自吉隆坡的騎士,每一年他都會參加各個重型摩多組織舉辦的大大小小出遊活動,騎上他的銀色寶馬重型摩多,在“轟轟轟”的聲響下穿山越嶺往前方騎去。

“在面對壓力時騎上重型摩多,放下工作,在外頭沒有目的地地騎兩三個小時,讓風吹去煩惱,一圈回來壓力自然減少,這就是騎行吸引我的地方。”

溫暖的陽光灑在路旁,沿路風景往後退,重型摩多載着身軀和靈魂往前進。

他豪爽的表示,錢都是賺來花的,如果把錢花在自己的嗜好上,而且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隨行,是人生一大樂事。

他提醒,若想騎上重型摩多,首先必須考取B級駕駛執照,B級執照是發給500CC或者以上的摩多騎士。“B級執照必須先訓練8個小時,通過2次由學院負責人員的測試,和一次交警官員的騎行監考才行。騎行測試包括在馬路上騎行、‘8’字、過橋、緊急煞車、行駛於交叉路口等等。”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