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食人菌真的會吃人嗎? 詳解日本最新傳染病

日本爆發「食人菌」傳染病,累積確診破千!食人菌真的會「吃人」嗎?詳解最新疫情傳播與預防

最近日本爆發一種名為“食人菌”的傳染病,累積確診破千宗,在當地已達到“流行”的級別🦠 所以食人菌為什麼叫食人菌,它真的會“吃人”嗎?快來看看小編整理的懶人包,搞清楚日本最新的傳染病&如何傳播與預防!

Advertisement

什麼是「食人菌」?

「食人菌」是最近在日本爆發的傳染病,累計確診人數已破千,創歷史新高。食人菌的全名是鏈球菌中毒休克症候群(STSS –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是一種由β溶血性鏈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綜合徵,致死率相當高,有些患者會出現手腳壞死的情況,所以才被稱為「食人菌」。

這種溶血性鏈球菌主要透過傷口接觸或飛沫傳播,初期症狀一般是咽喉疼痛、發燒、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症狀,以及低血壓等敗血症症狀,之後可能出現軟組織病變、呼吸衰竭、肝衰竭、腎衰竭等多重器官衰竭。細菌進入的傷口感染部位會壞死,從出現症狀到發展為休克和多髒器衰竭只需要24至48小時,致死率高達30%至50%。

ADVERTISEMENT

食人菌的常見性

其實,溶血性鏈球菌在有四季的國家是常見細菌。例如冬季、春季在兒童中流行的鏈球菌性咽炎,或是夏季、秋季易感染的傳染性膿皰病和猩紅熱,都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發的。然而,鏈球菌中毒休克症候群是鏈球菌所造成的感染中最嚴重的類型。

馬來西亞有病例嗎?

衛生部長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阿末透露,目前我國並沒有出現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案例。他將會向世界衛生組織取得相關資訊和意見,確保衛生部能在國內實施預防管控措施。衛生部會在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提醒或進展後採取管控措施,不過目前全國危機準備及應對中心(CPRC)或疾病管控組並沒有接獲任何關於食人菌感染症的投報。

食人菌如何傳播?

食人菌一般經由鼻腔、咽喉黏膜的飛沫傳播,或經由傷口接觸傳播。因此,原本就有潰瘍性皮膚疾病的人、最近接受過手術的人、最近感染過帶狀皰疹和水痘等容易導致皮膚潰爛的疾病的人,以及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有酒精依賴症的人、常用止痛片或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在歐洲流行的新型變異株M1UK近期也開始出現在日本,目前尚無法確定M1UK與食人菌之間的關聯,但懷疑這可能是導致食人菌病人數量激增的原因之一。重症型感染較容易發生在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病的族群。

如何預防「食人菌」?

食人菌感染症大多出現在30歲以上的成年人身上,特別是40至50歲的成年人。今年在日本確診的50歲以上感染者人數增多,尤其是70歲以上的感染者人數也比往年大幅上升,年齡越大的人越需要防範。

日常防護措施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及妥善消毒傷口等衛生習慣,這些都可以有效預防食人菌感染。

要注意的是,食人菌的病情發展很快,早期治療非常關鍵。但初期症狀常被誤診為感冒,食人菌感染症比較特別的症狀是疼痛,尤其是發生在四肢。因此,需要注意自己是否有手腳疼痛和腫脹的情況。強烈的咽喉疼痛也要注意,如果出現高燒或傷口紅腫快速擴散的狀況,就要立即前往醫院。

資料整理自: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星洲日報、新華社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