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陸兆福:從政起端選火箭 因從小不喜歡馬華

(八打靈再也5日訊)交通部長兼行動黨秘書長陸兆福強調,自己之所選擇加入行動黨展開從政之路,並不是因為不喜歡國陣,而是不喜歡馬華!

他今天在做客凱里與沙里爾韓丹主持的播客節目——《Keluar Sekejap》中,針對兩位主持人詢及為何選擇行動黨展開從政之路,而不是馬華或國陣時,這麼表示。

Advertisement

他說:“不!我覺得(影響他加入行動黨)最主要的因素是馬華,我不是不喜歡國陣,我是不喜歡馬華!就只是這樣!”

陸兆福解釋,這是因為在他從小到大的印象中,馬華所給予他的形象就是並不關心底層人民利益的政黨,尤其是華社。

指印象中馬華不關心底層人民利益

“在我的印象中,馬華是一個屬於‘大老闆’的政黨,只是有錢人和社會地位等人的政黨。

ADVERTISEMENT

“這是我從小對馬華的印象,並不是說真的是這樣。”

陸兆福也再次強調,自己從來沒有加入馬華的想法,即便是馬華最強盛、擁有最多議席和部長,以及行動黨最落魄的時期。

他說:“影響我選擇加入行動黨的關鍵,是行動黨元老林吉祥為公平而戰的精神,為受壓迫人士而戰的精神,如果有任何課題,行動黨總會站在人民的前面。

“我從來沒有想過加入馬華的想法,從來沒有。即便在大學時,我知道有很多學生比較傾向馬華,我也特地不會與這些學生來往。”

他說,自己是在行動黨最疲弱的時候加入該黨,但從來都沒有萌生離開的想法。

“我入黨時並沒有多少黨員和議席,沒有多少實力,那就是我剛開始積極參政的時候,但我對行動黨的嚮往是早在那之前,在我小時候起就建立起來的。

“當時我家附近有行動黨的會所,這多少影響了我的傾向,並在17歲加入成為黨員,而不是在大學畢業後。”

“多源流教育無阻國民團結” 互相瞭解更重要

陸兆福表示,國人必須接受我國多源流教育的事實和歷史,因此更重要的是去找出能讓各源流教育的人民互相瞭解和團結的方法。

他說:“我們不應糾結在指控多源流教育是造成我國社會無法實現團結的說法,我認為這樣的討論是沒有盡頭的。

“若我們要向前進的話,我認為最重要的去接受我國擁有多源流教育的現實,這是從我國建國至今的歷史。

“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將多源流的人彼此互相瞭解,進而團結在一起,這才是非常重要的整合。”

他今天在做客凱里與沙里爾韓丹主持的播客節目——《Keluar Sekejap》時這麼表示,並強調多源流教育體系與國民團結之間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陸兆福表示,國民教育並不是造成他受到各族人民歡迎的唯一因素,更多取決於互相理解以及源自環境的性格。

“我們不能將這以偏概全,認為來自多源流學校的人就是不友好或不和其他種族來往,要知道有很多來自多源流學校的政治人物,同樣受到全民歡迎。

“因此在這課題上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不能說只有國民教育才能讓全民團結。”

在這方面,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個人的覺醒,以及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想法。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