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重機女蘇一瑋勇闖巴國 摩旅改變生命軌跡

特約報導\劉忠萬([email protected]) 圖片\受訪者提供

騎摩多旅行看起來非常酷,但一旦投入其中,會發現其實很不容易。拿身體來說,長途騎行容易使人疲憊不堪,全身痠痛,甚至受傷。旅程中的溫度、味道、聲音、光照、感受等等是非常直接地刺激著身體的每一寸肌膚、細胞和感官,所以摩旅留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往往是在騎行中,而非目的地。

Advertisement

哈雷女騎士蘇一瑋重申,摩旅雖苦但過程還是充滿樂趣的,摩旅彈性大,自由度高,比汽車旅行能更充分地接觸自然,也有更多機會聆聽陌生人說故事,看到很多傳統旅遊看不到的細節。她從中學會了隨遇而安,不執著不糾結,也學會同理。

摩旅猶如修行。就算是一群人一同出發,其實大部分都是獨自完成的,因為摩多是自己騎的,途中遇到的每一個挑戰或考驗,大多數時候只能自己去克服。

經歷了數小時崎嶇窄小的路程,她和團隊成功抵達巴基斯坦位於Skardu的Zigzag越野上山挑戰。

“女性騎重機遇到的阻礙和挑戰很多,包括家人反對、世俗的眼光、生理的局限等。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需要扛的責任越來越多,各種人生體驗造成的恐懼,為女騎士添加了更多的顧慮。”現年41歲、愛騎乘重機馳騁於路上的蘇一瑋對敢於挑戰的女騎士,都深感敬佩。

ADVERTISEMENT

騎車是有其危險性的,這需要騎手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磨練技術,培養出好的騎車態度和觀念,才能騎得更久,騎得更遠,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出現微妙的心理變化,有領悟有收穫。

“我的初心,只單純的期望有一天能騎著摩多去探索世界。這幾年我不但實現了這個願望,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女騎們,組成車隊一起騎車,設立專頁和Youtube分享騎車的故事,也創立了社團鼓勵摩友用兩輪發現馬來西亞的美,還拍了八度空間的電視節目。”這種種的經歷都是因騎摩多而延伸開來的,屬蘇一瑋意料之外的收穫。

“當年家人極力反對,看著我這些年的變化,如今他們會主動跟我聊摩多,這個過程是激勵人心的。”對用心的騎士來說,這不單純是愛好,它會改變生命的軌跡,藉由它去創造更多價值,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蘇一瑋的身後是印尼蘇門答臘的活火錫納朋山(Mount Sinabung)。

冬季雨季極端天氣

不利騎行

“氣候對於騎行體驗是有所影響的。冬天太冷,騎行無法持久;下雪,路面結冰會增加騎行的風險。雨季會造成路滑,減低行駛的速度,影響行程的計劃。身體被打濕會發冷不舒服,亦對騎行造成難度。”蘇一瑋說,只要不是冬季、雨季或極端(災難)天氣,都適合騎行。

成熟的騎術和騎品很重要。“騎術等於駕照,面對各種路況都能輕鬆駕馭。騎品則是個人的騎車態度,包括安全使用公路,不危害其他公路使用者。”一名優秀的騎手,要能一個人同時也能和團隊相處,能獨立面對和解決難題,勇於冒險的精神,能接受計劃趕不上變化。

騎行裝備也不能忽略,必須有保護自己的基本配備,如安全帽、外套、手套、騎行褲、防水衣褲。準備上山下海追風的騎手要備上手機架、行李架、防水行李包、彈性繩扣。出發前先做全車保養,包括檢查機油、輪胎、煞車掣等。

“騎手不用糾結什麼摩多最適合,有什麼就騎什麼,騎了出去才會知道需要什麼。”蘇一瑋如此建議。

蘇一瑋隨着大馬團飛到格魯吉亞進行摩旅。

寒冷強風一路吹襲

咬牙前進

教蘇一瑋印象深刻的摩旅,莫過於過去一年的雲南和巴基斯坦之旅。2024元旦期間,她和其他車手到中國雲南香格里拉騎行,從虎跳峽去香格里拉城只有一百多公里,虎跳峽海拔一千多米,而香格里拉城有3300米,隨着越騎越高,溫度降到攝氏零度,馬路兩邊山壁呈現一幅白雪皚皚模樣,道路陰暗處是沒有化開的冰,他們幾次在結冰路面上打滑,相當驚險。

到了城外,猛烈強風把騎行中的大夥兒吹得東倒西歪,他們用盡力氣穩住摩多,努力對抗強風,寒冷的氣溫下他們不得不一邊發抖一邊騎車,一心想著儘快離開那個區域。

“所幸我們沒有經歷高反,平安到達香格里拉,在經歷這些苦寒的挑戰後達成目標,這份成就感難以形容。”她滿懷高興地說。

蘇一瑋在摩洛哥的三輪車摩旅到撒哈拉沙漠,和當地人愉快交流。

雲南福音谷遇紂民

共迎聖誕

去年的聖誕節,蘇一瑋和夥伴們騎到了雲南怒江大峽谷一帶的一個小村莊。怒江處於中緬邊境,百多年前有宣教士從緬甸將基督教傳進村莊,這裡絕大數的村民都信奉基督,所以這裡也稱福音谷。

他們在傍晚時騎車到處逛,就在一所簡樸的小教堂前看到一大群基督徒忙着準備簡單的飯菜,各自圍著小桌聚餐迎接聖誕。教堂長老看見他們,主動走上前攀談,解釋因為宗教的管制和監督,所以基督徒不能盛大高調的慶祝,不能拍照,也不能邀請外人參與。

“但少數民族天性好客且熱情,最後還是邀請我們一起用餐,還分享了很多關於當地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的挑戰。”他們也參加了信徒們的聖誕禱告會,見證他們堅定的信仰,而且還有難得的素人民族歌舞表演。

“馬來西亞華裔擁有宗教信仰自由的環境,這次的經歷讓我體驗到失去自由的無奈與捍衛信仰的堅毅。”蘇一瑋感慨地說。

因為一部印度電影

騎遊巴國

去年,蘇一瑋因為一部電影去到巴基斯坦騎行。那是她以前看過一部印度電影,由寶萊塢巨星Salman Khan主演的《Bajrangi Bhaijaan》(《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故事敘述一名青年遇到了一名與母親失散、有語言障礙的小女孩,女孩來自巴基斯坦,也因太小不懂事而無法講述家住哪裡,青年衝破了印巴根深柢固的政治和宗教矛盾,歷經重重困難把女孩送回了家。

在蘇一瑋眼中的巴基斯坦,北部坐擁自然風景,沒有過多的建設,非常原始自然。主要的卡拉庫蘭公路(Karakoram),沿路絕美的景色,令人震撼其山體構造。世界最危險公路之一新沙爾公路(Shimshal),一邊是陡峭山壁,另一邊萬丈深谷,沒有護欄,於人感覺像是另一個世界,鬼斧神工雕塑的天地。

巴基斯坦很危險?

 她很安全

許多人對巴基斯坦的印象是危險之地,政治動盪,恐怖主義,對女性有人身危險之虞。但是他們在那裡的時間,很多時候都沒有導遊陪同,卻很安全。當地人會用好奇的眼光觀察這群外國人,有些會友善地主動攀談。

“巴基斯坦北部治安出乎意料的好,每天把貴重物品甚至是車鑰匙留在摩多上,隔夜也不會不見。”蘇一瑋說。

在出發往巴基斯坦之前,蘇一瑋就聽聞了巴基斯坦是個很危險的國家,被勸籲不該去冒險。但一趟旅程下來,她深深覺得這是一個被世人誤解的國家。這一點,是她從巴基斯坦人的交談中也感受到他們的無奈和被理解的渴望。

蘇一瑋說,巴基斯坦北部治安是出乎意料的好。

負面“聽說”常被放大

親證為宜

人們對一個地方的認知,很多是來自於他們的“聽說”,而往往負面的“聽說”會被放大。他們未曾到過這個地方,卻讓“聽說”攔下了腳步,也用“聽說”去勸阻他人。

“這段經歷提醒著我,不應在未經求證之下妄下定論。我真心的祝福巴基斯坦,也希望未來的摩旅,能夠深入探索這些深藏不露的地方。”

蘇一瑋希望未來幾年可以繼續騎行在世界上不同的有趣公路上,體驗不同地域的人文風情。雖然過程可能是艱辛的,但最後都是值得的。旅程充滿刺激和驚險,過程中見證隊友從害怕恐懼到大膽突破,隊友們互相鼓勵協助,確保每個都安全抵達,完成旅程時會特別激動。

“這些深刻的瞬間一直鼓勵著我去面對自己的恐懼,要堅持完成挑戰。”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