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地方

進口米暫成應急後備米糧 李宥奕:本地米須公平分配批發商

報導:李燕君

(檳城21日訊)我國近月鬧米荒,若本地白米短缺問題在短期內未獲緩和,進口米將逐漸取而代之成為“後備”應急。

Advertisement

合順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宥奕說,政府必須有應對措施解決國內米荒,而且必須公平分配本地白米予批發商,否則未來半年米荒未了。

“諸如州政府收到3000袋本地米,就必須良好分配予州內10餘家相關批發商,然後限量賣給人民。”

他說,每個家庭的用米量不同,有些家庭5公斤米只夠應付一週。這批3000袋,相信短期內也不夠應急。

李宥奕。

ADVERTISEMENT

“本地白米要看對象是給誰,若是食肆業者,當然多多都不夠!”

他說,國內有許多品牌的進口白米,從不短缺。進口米貨源充足,而且供應穩定,只是價格比本地米貴一倍,而且還因匯率浮動而不斷漲價。

“比如目前嚴重短缺的本地白米10公斤才26令吉,而進口白米平均每5公斤與10公斤是20多至40多令吉,不只貴一倍,還不停因匯率起價,過去幾個月已連漲2次,每次漲5令吉,目前還有風聲會再漲。”

他說,因為本地白米短缺,消費者便暫時購買進口米應急。許多餐館也如此,導致餐館的一碗白飯價從原本2令吉漲多50仙。

他說,這次的米荒有點嚴重和漫長,希望政府早日對症下藥,找出有效應對方案。

“進口米不會因此特別好市,畢竟比較貴,零售業者都沒因此提高進貨量,何況進口米只需下單便運到,通常都只是消費者暫時應急的後備米糧。”

供應商保證加快本地白米配送

檳城超市Mydin向《珍珠快訊》透露,希望本地白米短缺問題可在下週解決。

該公司檳州分行經理莫哈末艾米魯說,供應商向他們保證會加快本地白米的配送。

“我們已大約一個月沒收到本地白米供應,每天都有商人和家庭主婦來詢問。”

他說,政府津貼的本地白米每5公斤13令吉和每10公斤26令吉,進口米價格過去兩週則平均漲了5至11令吉。

近日許多超市貨架上都有進口米出售,就是沒有本地白米供應。

檳州農業技術、糧食安全與合作發展委員會主席法米諾日前宣佈,當局已收到3萬公斤本地白米,這3000袋白米將可解決州內白米短缺問題。

據此措,個人可直接向聯邦農業銷售局(FAMA)商店購買最多兩袋(20公斤),商家則每人最多購買10袋。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