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購汽車零件 運毒1700萬 可製1.5噸搖頭丸

(汝來22日訊)不法集團以購入汽車零件為幌子,暗中把250公斤的毒品引入大馬,其中,超過200公斤的毒品更被發現為可製作搖頭丸(MDMA)結晶塊,這批毒品預料可煉製出1.5公噸的搖頭丸!

關稅局是於週二(18日)揭發這宗罕見的毒品案,這也是當局有史以來,起獲最多搖頭丸(MDMA)結晶塊的案件,也是首次以汽車零件作為幌子,把毒品引入國內。

Advertisement

在此前,當局也曾3月16日起獲搖頭丸(MDMA)結晶塊,而當時起獲的數量,僅有3公斤,不法集團使用的運毒方式,則是以引入濾水器為由,把毒品藏在內裡。

全國關稅局總監拿督扎祖里在記者上指出,當局在上述案件中,共查獲了250公斤或總值1820萬令吉的毒品。

他說,此案是在今年7月18日下午6時許,發生在雪邦的吉隆坡國際機場貨運中心,當時,執法人員共截查出18個可疑的箱子。

他披露,其中12個箱子內裝有透明塑料袋包裝的貨物,在經過執法人員的檢查,發現內裡共藏有232.05公斤的搖頭丸結晶塊,市場總值1700萬令吉。

ADVERTISEMENT

扎祖裡指出,煞車盤只是作為引入毒品的幌子。

他說,至於另一個箱子,則是裝有K他命的毒品,毒品重量達20.55公斤或價值120萬令吉,剩下的5個箱子,則裝有汽車煞車盤。

與歐洲國家毒品交易

扎祖裡指出,根據當局初步調查,不法集團是與歐洲某個國家從事毒品交易,而我國機場則是貨物送抵的最終站點。

“不過,由於涉案嫌犯是使用虛假文件,使到當局在調查工作上面臨困難,目前,此案也暫時未有嫌犯落網。”

他說,這也是當局首次遇到,以購入汽車零件作為幌子的幹案手法,讓汽車零件作為掩蓋毒品的方式,試圖把貨源引進國內後,分銷在市場上。

目前,他說,當局已援引1952年危險毒品法令31B(1)(a)條文開檔調查此案,同時促請公眾,若發現相關情報,可主動與關稅局聯系。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