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貓山王農民被趕無法收成 估計損失近千萬

(勞勿18日訊)隨著貓山王司法審核案於4月24日敗訴,法官諭令彭亨農業發展機構(PKPP)負責維護及收成勞勿非法榴槤芭後,在雙溪查力由PKPP擁有的600英畝地段,約30名農民被PKPP驅趕的期限今日截止,有農民表示過去半年已投下10萬令吉的肥料、農藥及人工成本,現在被禁止進芭收榴槤,料將損失30萬令吉,以此推算,估計全部30名農民損失近千萬令吉。

勞勿雙溪吉流農民潘先生今日接受本報詢問時說,他們幾個星期前已接獲PKPP通知必須於今天之前清空他們在非法榴槤芭的所有用具,包括水泵、機械、籮及日用品等。

Advertisement

他表示已在幾天前搬走所有用具,以免被PKPP充公。

他指出,過去半年不是榴槤季節,沒有收成,但是他已投下大約10萬令吉的肥料、農藥及人工費用,現在剛剛邁入榴槤季節,卻無法收成,造成他血本無歸。

“我與工人每天都很用心培養,悉心照顧,因此果實纍纍,預料這個季節可以為我賺取30萬令吉,扣去10萬令吉成本,仍有20萬令吉盈利。”

“20萬令吉是一整年的盈利,足夠我養活父母、妻子及3名兒女,可是卻無法收成,反倒虧10萬令吉。”

ADVERTISEMENT

潘先生說,他在上述地段種了3英畝榴槤樹,貓山王及D24品種各占一半,都是近30年的老樹,平均一棵榴槤樹可結果百餘粒。

他指出,這3英畝地是父親留下來的,至今約有30年之久。

“父親30年前是開墾7英畝土地,20年前被PKPP(當年稱LKPP)收回4英畝,因此目前只剩下3英畝可以耕作。”

他透露,有些農民在上述地段種植10多畝榴槤樹,而樹齡只有7或8年,這些農民的虧損更大。

“當年LKPP擁有的600英畝地段,是用來種橡膠,後來改種油棕,但是用不了這麼多土地,讓出一些給農民耕種。”

他指出,當年LKPP是口頭上同意給我父親和其他農民耕種,沒有發出一紙租約。

“我父親過去20多年曾經2次向土地局申請地契,第一次沒有回音,第二次被土地局以書面拒絕。”

他說,貓山王榴槤是於2016年開始價格高漲,因為當時通過泰國收購商出口至中國。馬來西亞是遲至2019年才開始以液氮冷凍的方式出口榴槤至中國,不過是5年光景。

“我10年前是在吉隆坡一間車廠工作,後來回到雙溪吉流接手父親的榴槤芭。”

他坦言,雙溪吉流村民於60年代並沒有獲得州政府分發芭地,因此被逼在沒有地契的芭地謀生,他們也不想成為非法芭農民。

他呼籲PKPP能夠網開一面,讓他和其他農民完成這一季的榴槤收成後,於10月過後才收回芭地,以免他們血本無歸。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