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谷歌Bard捲土重來 支援逾40種語言進軍180國

Google旗下的聊天機器人Bard在早前頻頻“出包”後捲土重來,並採用效能比前一代更強的大型語言模型PaLM 2,同時宣布結束等候清單機制,一舉開放給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使用,接下來,將有超過40種語文包括中文的版本即將上線。

在ChatGPT取得巨大成功後,各大科技巨頭紛紛投入AI戰場,谷歌當然不落人後,於今年稍早公開旗下聊天機器人Bard,但Bard卻在展示期間“出包”,不但引起外界質疑,同時還導致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股價因此狂跌9%。

Advertisement

不過,谷歌宣布Bard很快捲土重來,並採用全新大型語言模型PaLM 2,使其效能比前一代強。

谷歌指出,新一代Bard已學會20種程式語言,並且大幅增強邏輯、數學等理解能力,而新一代的Bard的回應不僅止於文字,同時還可直接產出圖片,以及可合併Google Lens智慧鏡頭功能來使用,因此,新一代Bard將可分析和理解圖片內容。

谷歌舉例說,若用戶貼上2隻狗的圖片後,指示Bard生成有趣的文案,那麼,即使用戶沒有以文字多作解釋,Bard也可以自動理解圖片中的狗隻品種,然後提供相關文案。

此外,Bard也和Adobe Firefly聯合,導入生成圖片功能,可達成如“midjourney”一般,通過用戶提供的文字自動生成圖像成果。

ADVERTISEMENT

不僅如此,新一代Bard還可結合谷歌的其他功能,即除了可匯出答案成為谷歌試算表,同時還可連動地圖。

谷歌也宣布及時結束Bard等候清單機制,並將之開放給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使用,而接下來也還會推出逾40種語文包括中文的版本即將上線。

與此同時,谷歌也推出新的對話式AI機器人“Duet”,以搭配Google Workspace和Cloud,因此,用戶在使用Google Workspace寫文稿,製作Google簡報時,只要用自然語言對“Duet”下令,它便會幫忙生成內容,並建議用戶下一步該怎麼做,例如,當用戶想在Google簡報中插入圖片時,可直接指示Duet畫一張,並可指定有關圖片需帶有照片或漫畫等不同風格,但用戶卻無需額外提供其他工具來生成圖片。

很顯然的,Google Duet是在對陣Microsoft 365中的Copilot。

除了Bard,谷歌在I/O 2023中也公開其背後的大型語言模型PaLM 2,相對於前一代模型PaLM,PaLM 2經由大量數學、科學資料庫訓練,而其處理多語、推理和撰寫程式的能力已大幅度提升。

谷歌披露,PaLM 2可支援一百多種語言、廿多種程式設計,且支援多模組、能看懂與生成影音內容,而不只是聊天機器人Bard搭載該模型,身為谷歌全面AI化的核心,谷歌也有超過70個產品團隊是使用PaLM 2來建構產品,且該模型還可以“微調大小”,使其可適應不同的產品和情境。

谷歌首次公布PaLM語言模型是於去年4月,今年3月即推出PaLM的API(應用程式介面),以及一些AI工具,而谷歌上個月更指其名為“Med-PaLM 2”的醫學LLM有能力回答“專業醫生級別”的醫學考試問題,且準確率達到85%。

推出Android 14作業系統

谷歌新一代作業系統Android 14具備AI元素個性化功能,可讓用戶以最多14個emoji表情,搭配自選顏色、排列圖案來生成背景圖片。

不僅如此,它還附有Cinematic Wallpapers功能,可讓用戶挑選照片,並藉由手機自動估算景深,同時建立主體、背景分開的3D圖像,且會隨着手機傾斜而跟着移動。

此外,今年末,谷歌將推出內置AI圖像生成器,提供用戶自行生成專屬背景,同時,用戶還可以在AI Lab中選擇主題,並加入不同要素生成手機背景圖片,且還可交由AI自動生成,系統還會自動調整APP icon等介面元素,以便統一整體風格。

Google Maps即將推出的“沉浸式實景路徑”是通過AI製作的模擬路徑,用戶可預覽沿途的自行車道、人行道、十字路口和停車場。

谷歌推出沉浸式實景路徑

借助AI繪出精美地圖

借助AI的繪圖能力,未來的Google Maps也變美了。

谷歌於稍早舉辦的I/O開發者大會展示Google Maps即將推出的“沉浸式實景路徑”(Immersive View for Routes)“,用戶可通過AI製作模擬路徑預覽沿途的自行車道、人行道、十字路口和停車場。

谷歌去年就已發表“沉浸式實景”功能,並藉由電腦視覺運算結合AI,將實際的街景結合行拍照片,創建與現實相符合的地圖模型。

今年,谷歌進一步推出“沉浸式實景路徑”,並將在用戶執行步行、駕駛導航功能前,替即將經過的路徑創建完整模型。

因此,用戶可在出門前,使用此功能確認路線上的每一個細節,並能依據不同天氣、空氣品質、車流產生變化等,讓用戶提前作好心理準備,而最讓人驚豔的是,Google模型製作精緻,甚至畫面可媲美真實感3D遊戲。

“沉浸式實景路徑”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在柏林、杜拜、東京、倫敦、洛杉磯、紐約、邁阿密等15座城市搶先推出。

此外,谷歌旗下其他產品也將陸續導入AI技術,例如Gmail的“Help Me Write”功能,能幫助用戶在短短幾秒內生成一封完整的信件內容,而谷歌相簿的“Magic Editor”工具,則可自動協助用戶對圖片進行編輯。

Magic Editor讓一個坐在長凳上的孩子向右移動,並自動生成了新長凳和氣球部分,天空也更加生機勃勃。

藉猴腦遙控機械臂

中國南開大學領先全球

作為其中一種最有前景的腦神經工程,介入式腦機接口技術一直倍受關注,就連馬斯克(Elon Musk)也一直致力於開發相關晶片。日前,中國南開大學研究團隊在猴子腦中完成非人靈長類動物的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並成為全球首例。

根據新浪科技的報導,南開大學研究團隊在北京成功進行全球首宗動物腦介入式腦機試驗,並成功令猴子遙控操作機械臂。

該團隊通過採集猴子的腦電波訊號,並將之轉化其為控制訊號,再通過機械臂實現對物品的抓取。

南開大學研究團隊主管段峰教授指出,他們在羊身上前後進行了3次前期試驗,而且需要輔助機械人完成。在這些經驗基礎上,研究團隊在猴子試用上取得重大成功,並實現了對介入式腦電波從被動收集到主動控制的技術突破,且突破了動物血管內的訊號採集和腦電波訊號辨識等核心技術。

此外,介入式技術不需要像馬斯克的Neuralink腦接技術公司般需在患者頭部打開較大的創口,而只是需要在頸靜脈刺一個小口,並利用血液將腦傳感器送達腦血管壁,通過腦血管採集顱內腦電訊號。

過後,參與研發和試驗的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馬永傑博士說明,完成首例動物試驗是突破性的進步,但要將其應用到臨床上仍需一段漫長過程,而該研究團隊將繼續優化電極設計,以便驗證其在動物體內長期植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腦機接口技術是目前神經工程領域中最活躍的研究方向之一,它是一種在腦和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直接的通訊渠道的技術,且在生物醫學、神經康復和智能機器人等領域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應用。

正如這項技術的狂熱者馬斯克所希望的那樣,該技術終將會為人類造福,並成為改造人類的工具。

中國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猴腦遙控機械臂試驗

用3D“打印”建築

只需2人監工

3D打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近年不斷提升,且被應用在越來越多領域上,而近日在德國海德堡就有建築公司突破了人類對3D打印的想像,即利用3D“打印”建築,並且過程中只需要兩名工人監督工程建設,真可說得上是顛覆傳統。

根據外媒報導,德國南部城市海德堡正在建造號稱“歐洲最大的3D打印建築”的建築。

據悉,該座建築佔地六百多平方米,若當局使用傳統建造方式,將需要十幾個工人同時在場工作,但若當局使用3D打印技術來建造,那麼,它只需要一台大型機器設備,配以2人在現場監督進度即可。

根據預先輸入的設計程序,這個巨大的機器從噴嘴中“擠”出建築材料,即像打印機那樣,用一層層的混凝土或黏土“打印”出建築結構。

地產開發商負責人Hans-Joerg Kraus說,3D打印建材是100%再生材料,能減少55%在建築過程中會產生的二氧化碳,可謂創新又環保。

據了解,這棟建築從今年3月31日開始施工,預計將於7月完成,屆時,它將成為一所數據中心。而項目使用的3D打印機器設備則是由丹麥一家公司提供,這家公司在2017年完成了歐洲第一座3D打印建築,目前,它在全球銷售額已超過65台建築用3D打印機。

德國建造歐洲最大3D打印建築,並且只需2人監工。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