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國內地方

製可分解托架倡環保 菇包廢料替代保麗龍

報導:蔡美娥

(威南15日訊)蘑菇種植並非新興的農業項目,但用過的菇包廢料轉化為“托架”替代保麗龍,是目前環保科技的創新研發。

Advertisement

這項研發來自從事菌類研究的Fungitech有限公司,股東梅芷釧為了不讓用過的菇包淪為垃圾,加劇處理垃圾的負擔,用了3年時間將菇包廢料製成有機托架。

梅芷釧指出,這種採用鳳尾菇菇包轉化而成的托架100%有機、100%廢料,以及100%可分解,可用來鞏固或包裝商品如精油、香水等易碎瓶子,替代保麗龍、軟木及塑膠等材質,達到防撞功能。

3個月內可分解

“像冰箱、電視機、電腦及玻璃家具,一般都需要聚苯乙烯(俗稱保麗龍)套牢防撞,而保麗龍很難分解,對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這個有機托架2至3個月內就可分解,變成有機肥料回歸成泥土。”

ADVERTISEMENT

他說,這個研究已經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現在正在籌備建新廠,然后引入自動化系統進行大批量生產。

“其實托架的訂單非常多,本地甚至國外的公司都要下單,例如新加玻和日本。這是基于現在很多公司必須遵守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政策。但是基于我們暫時還沒有自動化生產線,只能小批量生產。”

砂拉越州政府教育、革新與人才發展部長拿督羅蘭沙加維英一行人日前到檳州考察農基業,其中一站是到Fungitech有限公司參觀蘑菇種植取經。

設Fungitech研究菌類

梅芷釧畢業於農業系,種植蘑菇有10年經驗,今年設立Fungitech專注研究開發菌類。

他說,砂拉越森林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之一,有很多天然資源有待發掘包括靈芝,靈芝被譽為“藥用蘑菇”,在蘑菇類當中價值很高,其公司跟砂拉越生物研究所(SBC)合作,研究靈芝生產。

“SBC隸屬政府機構,專事研究和開發砂拉越森林天然資源,有非常先進的設備,但缺乏商業行銷,他們負責研究和在森林找菌種,預計年杪就可以開拓商業市場。”

羅蘭沙加維英(左二)率領一行人到Fungitech有限公司參觀,梅芷釧(左)講解鳳尾菇培種過程。

 

 

Fungitech有限公司研發將菇包廢料轉化為“托架”替代保麗龍。

 

 

梅芷釧用3年時間將菇包廢料製成有機托架,目前已小批量生產。

 

Tags
【免責聲明】
光明網促請讀者及網民,共同維護言論自由精神,營造理性交流環境;任何人身攻擊、鼓吹種族與宗教仇恨、誹謗與造謠等留言,皆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有權刪除任何違反此原則的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