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衛生總監:吸引年輕人當“新血” 擬將捐血簿數碼化為app

(怡保22日訊)衛生總監拿督慕哈末拉茲表示,目前大馬有約2.3%人口為捐血者,離國際標準5%尚有距離,為了吸引被設為“新血”目標群體的17至24歲年輕人,衛生部計劃將捐血記錄簿數碼化成為應用程式。

他說,屆時捐血者除了可以快速瀏覽自身的捐血記錄、上一次和下一次捐血日期、捐血地點、流動捐血運動,未來甚至可以線上進行捐血預約。

Advertisement

“這個應用程式將使捐血活動更具彈性和對捐血者友好,相信它有助於捐血者獲取本身捐血資料,進而管理自身捐血活動。”

慕哈末拉茲今日在2024年全國世界捐血者日感謝慶典上致詞時表示,若沒有更多人的參與,捐血者群體在年齡上升及其他因素下,只會日益收縮;衛生部放眼在2030年前,將馬來西亞的捐血者人口提升至3.5%。

西华尼申(右起)、慕哈末拉兹和莫哈末马斯林与获得奖项的捐血者融洽交流。

他指出,平均而言,國內每日需要2000至2200包血液,供1000名病人使用;去年全國共進行了76萬8828次捐血,這些血液供給全馬61萬1341名病人使用。

ADVERTISEMENT

“持續性的捐血是必要的,以確保血液庫存一直都足夠,因此國家血庫中心和各州血液收集中心需要各造的合作和支持。通過公私合作,國內有數家固定的捐血中心,包括吉隆坡穀中城、八打靈再也萬達廣場、布城IOI City Mall、怡保上環18永旺購物中心、新山穀中城廣場。”

他感謝谷中城及大馬聖約翰救傷隊,並希望有更多策略性夥伴協助在其他州設立如上述的固定捐血中心,讓公眾可更容易到這些社區內的地點捐血,無需遠道到血庫中心或州血液收集中心。

霹靂州衛生局局長費祖依茲萬致詞表示,捐血仍未成為國人的生活文化,雖然每年的捐血次數都有增加,但希望來年增加幅度更高。

今年的世界捐血者日主題為“慶祝奉獻20年:謝謝您捐血者”。出席今日慶典者包括79名捐血者和22名捐血運動主辦單位。大會設立了7個獎項,分別是捐血次數最多的男捐血者、捐血次數最多的女捐血者、成分捐血(Apheresis)次數最多、罕見血型捐獻者、最努力投入的捐血運動主辦單位,以及今年新設立的兩個獎項,即男青年捐血者特別獎、女青年捐血者特別獎。

出席者包括霹靂州行政議員西華尼申、國家血庫中心主任莫哈末馬斯林、大馬聖約翰救傷隊總指揮官拿督賴斯明。

王华富(右起)从慕哈末拉兹手中接过奖座,左为莫哈末马斯林。

捐血次數最多的男捐血者為來自吉隆坡的王華富(53歲,銷售總監),18歲開始捐血至今,共捐了145次。

他笑言,自己第一次捐血時是剛考完大馬教育文憑的時候,無法出錢,唯有最簡單直接地出力獻熱血,回饋社會;首次捐血後沒有覺得不適,就一直捐血至今。

“我捐血其實沒有太大的目標,覺得只是給予最低的付出,捐出一份小小禮物,就可以救到無數生命。只要讓有需要的病人早日康複,就很有成就感。”

麦玉芳(右起)从慕哈末拉兹手中接过奖座,莫哈末马斯林(左)陪同。

捐血次數最多的女捐血者麥玉芳(59歲,文員)來自雪蘭莪,捐125次,首次捐血是當時血庫中心到其公司進行宣傳,和公司許多同事一同捐血,所以並未覺得害怕,就一直捐下去,甚至還帶動家人一同捐血。

她打趣稱,會一直持續每年捐4次血,直到血庫中心不要她為止。

陈平(右二)和贡献者智慧行善协会秘书苏清杰(右一)接过奖座后,与莫哈末马斯林(左起)和慕哈末拉兹合照。

最努力投入的捐血運動主辦單位貢獻者智慧行善協會,今年已是第三次獲得該獎項,其創辦人兼主席陳平表示,該會2018年成立,2019年開始舉辦捐血運動,至今共辦了33次,為國家血庫中心供應了8272包血。

他說,該會每年主辦7至9次捐血運動,主要聚焦在沙登、大城堡一帶,甚至領獎後第二日即明日,也將主辦一場捐血運動。

出席全国世界捐血者日感谢庆典者大合照。前排左十一起是赖斯明、西华尼申、慕哈末拉兹、费祖依兹万、莫哈末马斯林。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