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華裔老闆教我父賣炸雞賺錢 馬來女子:勿歧視稱華裔Type C

(吉隆坡11日訊)近日本地炸雞店DFC臉書小編在回應時使用“Type C”一詞掀風波後,一名馬來女子在社交媒體分享了父親當年因華裔老闆的幫助而開創了夜市炸雞生意的往事,也描述了一家人與這位善心華裔老闆一家和樂融融的故事,她也希望大馬人珍惜連外國人也羨慕的多元和諧,並呼籲大家勿以歧視性字眼稱華裔為Type C。

目前身在日本的祖妮達南利日前在臉書貼文感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Type C”被用來意指某個種族。

Advertisement

她在貼文中披露,她來自窮苦家庭,在她小時候,父親在巴剎為一名華裔老闆“Ah Chong”宰雞(清真雞),這名華裔老闆是清真雞供應商,雖然富有但為人很好。

她說,當年父親在Ah Chong的指導下,開創了夜市的炸雞生意,而且Ah Chong還出資給她父親開業。

“Ah Chong教我已故父親做炸雞生意,雞肉風味像肯德基(KFC),但是在夜市出售。”

她憶述,當時夜市的炸雞,總是有一個有蓋的加熱容器,這樣炸出來的雞肉總是熱氣騰騰的、新鮮,不像現在暴露在外,很快就冷了。

ADVERTISEMENT

她提到,當年的KFC並非人人吃得起,而夜市的炸雞就宛若成了KFC的替代品。

“開業需要很大的資本,要購置廚具、雨傘等,Ah Chong也樂意提供資金,我父親不懂得經營,Ah Chong就細心指導如何吸引顧客、如何周轉資金等。”

她透露,她和Ah Chong的孩子也成了朋友,可說是每天都會到Ah Chong的家,和他的孩子玩。

她記得,兩家人關系一直都很和諧,父親曾和老板開玩笑說:“Chong,你別給我的孩子吃豬肉就好。”大家聽了也一起哈哈大笑。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