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華裔大選投票率墊底 政治學者:“巫裔轉向”最關鍵

(吉隆坡16日訊)政治學者碧莉潔指出,在第15屆大選,巫裔是大馬半島各族當中投票率最高者,反之,華裔的投票率則是所有族群當中最低者,而且希盟吸引華裔的能力有所下降。

碧莉潔表示,相對過往,投票率跌幅最大的是華人,估計為14%;其次是在半島生活的沙巴砂拉越土著,估計為13%,印裔投票率的下降估計則是9%。

Advertisement

“巫裔投票率下降的幅度不大,估計為6%,是所有族裔中下降幅最小者”。

她在《當今大馬》發表的文章指出,巫裔投票率在所有州屬都屬最高,而且各州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唯一例外是伊黨強區吉蘭丹,那里是全國投票率最低的州屬。

碧莉潔分析說,吉蘭丹巫裔投票率低落的主因在於遊子因素,以及缺乏政治競爭力 因為伊黨長期執政丹州,導致當地競爭並不激烈。

據她估計,馬來人投票率最高的是雪蘭莪、檳城、馬六甲和森美蘭,這些地區是多元族群的混合區,選舉競爭激烈。

ADVERTISEMENT

吉蘭丹華裔投票率最低

另外,碧莉潔指出,雖然希盟成功提高華裔的投票率,使華裔在第15屆大選的投票率,比柔佛和馬六甲州選來得高,但希盟吸引華裔選民的能力已經下跌,一些選民選擇不投票。

這導致華人的投票率仍是所有族群中最低的,不及第14屆大選的水平。

碧莉潔點出,比起巫裔,華裔在各州屬的投票率差異較大。其中,吉蘭丹的華裔投票率最低,估計為54%,登嘉樓的投票率最高,估計有77%。

不過,碧莉潔提醒,投票率在競爭激烈、各方勢均力敵的搖擺選區才發揮較大的影響力。

她說,比起馬六甲和柔佛州選,單單是投票率,對第15屆大選的結果影響不大,反之,種族投票傾向的轉移、再結合各族投票率,才是左右選舉結果更為關鍵的因素。其中,前者的影響更顯著。

她點出,就半島而言,國盟可以在多個地區獲勝,除了因為巫裔投票率是各族最高,更關鍵的是許多巫裔的投票傾向,從巫統轉移到國盟。

首先,巫裔投票率在雪州、檳城和馬六甲較高,有助國盟在這些州屬取勝,受影響的國席包括檳城打昔汝咯(Tasek Gelugor)、甲州冬牙峇株(Tangga Batu)、野新,及雪州加埔。

“第二,華人投票率較低,導致希盟在華裔選民較多的地區失去優勢,比如霹靂紅土坎(Lumut)和巴力文達(Parit Buntar)、彭亨關丹和柔佛亞依淡等選區。”

第三,碧莉潔說,在過去的選舉中,有特定政黨傾向的支持者,即便不滿自己支持的政黨,也不會把票投給別人,頂多選擇不去投票。

“但這種情況在第15屆大選有變,不滿的巫統支持者不再只是獃在家里抗議,而是去了投票站。種族支持的轉移,導致巫統在一些地區崩盤。”

碧莉潔說,第15屆大選的投票率其實不低,雖然紙面上是74%,比第14屆的82%少,但那是因為18歲投票及自動選民登記後,選民總數增加,而且一些選民還不知道自己已有資格投票。

她提到,影響投票率的因素,包括政黨通過競選機關、資源和社交媒體動員選民投票的能力、競選出現的議題,以及當地競爭的激烈程度或形式。

2019冠病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也影嚮了第15屆大選投票率,許多外地選民無法負擔回家投票的費用。

碧莉潔分析,馬來選民更多是受到政黨機關動員,包括受到資源和財務獎勵吸引而出門投票。

無論如何,由於州選將近,且投票率通常在州選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碧莉潔建議大馬政府進一步改革投票系統,讓遊子投票更容易。

她認為,即便是在半島境內,選委會都不應該要求遊子回鄉投票;反之,遊子應該獲準事先投票或郵寄選票。

伊黨主席哈迪阿旺自去年大選後,便不斷挑起馬來人大選投票率的課題,聲稱“馬來人投票率低”。當時,碧莉潔就以數據駁斥哈迪的言論。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