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華研智庫: 馬來選民不滿經濟現況 階級海嘯令國盟崛起

(吉隆坡6日訊)國盟崛起的主因不是“馬來選民伊斯蘭化”,而是“馬來社群的階級海嘯”。

華研智庫發布“階級海嘯、經濟分配與政策矯正:對第15屆全國大選結果的解讀”報告指出,國盟在第15屆大選橫掃北馬及東海岸議席,許多輿論將此解讀為綠潮的來襲,認為主要是宗教因素所致。然而,也不能忽略政治學中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馬來選民受到現有社會階級的現實因素排擠以及對經濟現況不滿,才促成這一波“階級海嘯”。

Advertisement

“2020年爆發的冠病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影嚮,也為許多百姓在就業與薪資上形成巨大的挑戰。時任首相慕尤丁在應對這個問題時,透過數次援助金派發,一定程度上幫助許多收入不穩定的人士。”

報告指出,國盟在第15屆大選中,獲得馬來年輕選民的支持度大大拋離國陣與希盟,也讓社會普遍將此解讀為馬來年輕新選民的宗教觀念更保守。

“但我們認為,這並非影嚮本次選舉結果的根本原因。”

國盟以“廉潔”口號擴大版圖

ADVERTISEMENT

當中,華研智庫所提出的理由是,伊黨所贏得的43個國席,有27席不在吉蘭丹或登嘉樓,而是在國盟旗幟贏下的議席,顯示伊黨在本次選舉的崛起,很大部分因素是國盟成功吸引了不滿國陣與希盟的馬來選民,並且以“廉潔”和“穩定”的競選口號擴大政治版圖,進而讓伊黨在東海岸之外有巨大突破。

“國盟在這屆選舉讓人意外的表現,馬來選民的伊斯蘭化並非是唯一構成的因素,當中更大的原因是表達對現況的不滿,包括受到現有社會階級的現實因素所排擠,以及對經濟現況不滿。所以這波馬來海嘯,更明確的來說,可以解讀為馬來社群的階級海嘯。”

報告也稱,國盟的社交媒體策略,尤其善用Tiktok把國盟打造成跟進潮流的“品牌”,也贏得不少馬來年輕選民的青睞。

華研智庫引述默迪卡民調中心的選前民調結果,說明四分之三選民的投票心態,是受到經濟課題影嚮。

團結政府須正視財富分配

華研智庫指出,首相安華的團結政府必須正視財富重新分配等問題,確保財政和經濟政策公平,因此,經濟重分配的問題,加上政府財政的負擔,是聯合政府未來不能忽視的問題。

華研智庫表示,為了確保政府財務永續,重新調整政府補貼機制“將是未來勢在必行的工作”,而汽油津貼就是其中之一。

智庫主張,團結政府在重新調整津貼機制中,應當讓適當的群體獲益;同時國家須要有一套全新、中庸和不民粹的方法,有效地重視B40低收入群體的需要,讓他們從國家發展中獲益,同時解決長久以來政府財政的問題,也能回應因為階級的問題而在第15屆全國大選引發的綠潮。

“也就是說政府透過政策矯正,重視過去受到排擠的階級,具體解決他們的問題,避免他們擁抱極端或民粹的政治說辭,投票支持偏離溫和立場的政黨。”

惟華研智庫坦言,經濟議題複雜棘手,包括經濟成長率、令人滿意的薪資與高就業率等,都須要透過長期的經濟與貨幣政策方可見效。

先從穩定物價下手

“對此,政府須在短期內營造有感的效果,要先從穩定物價的角度下手,才能讓民眾覺得政府確實在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

“物價問題比起前面所提到的宏觀經濟問題,是較有可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透過政策的介入而舒緩。”

報告指,安華政府也須要正視諸如財富重分配、補貼機制等一直困擾著政府財政與經濟公平的問題。

“历屆政府雖然發現有關問題的嚴重,但是缺乏政治決心與果斷力,並在選票的壓力下選擇回避。”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