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自由人國手憂慮大不同 展現價值方可延續生涯

(吉隆坡29日訊)轉當職業球員不輕鬆,在一切都是靠自己的情況下,“自由人”必須利用當前社交媒體等打響知名度,展現價值才能延續生涯!

2016年里約奧運會後,大馬體壇出現一批轉當“自由人”的羽球選手,這批前國手不僅僅活躍於社交媒體,還會出席各大代言活動。不過,他們的舉動甚至招致不務正業的罵名,特別是離開大馬羽總後沒有交出亮眼的成績。

Advertisement

實際上,所謂的網絡直播和品牌活動都是球員們展現價值的表現之一,對於離開國家隊靠着資深贊助出賽的自由人來說,頻密地在社交媒體上活動,更多的是收入。

自2018年離開國家隊轉當自由人的劉雋程坦言,少了在國羽時期的那份穩定薪水,自由人就須在網上打響知名度,提升自我價值,才有能力維持生活開銷及籌集出國參賽經費。

他接受《馬新社》電視華語新聞訪問時直言,很慶幸本身有拍影片,因為與贊助商接洽時可成優勢。

“不是說現在的贊助商要我們做,我們要有曝光率給其他的人看到。我覺得每個品牌都是要流量,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贊助商、品牌商都不一樣,所以是看你自己怎樣去談,還是你有什麼價值?”

ADVERTISEMENT

即便球員創造自我價值、順利和贊助商洽談可觀的報酬,同時解決比賽經費等問題,但這些都無法為自由人帶來百分之百的保障,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隨時失去贊助的風險,尤其短暫的運動員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競技賽場拼搏,難免會病痛纏身。

“說真的,一定會有一點。因為你都是受傷,到現在你都沒有出去比賽還是什麼。就是我說的,好像現在我不能出去比賽,可能我就做影片還是什麼,就可以幫助到。”

“影響一定有。說真的,如果我休息5個月、6個月,我的贊助商都會問我,你還可以打(球)嗎?”

劉雋程說,自由人團隊確實比以往壯大了許多,訓練計劃和設施上也逐步趕上國家隊規格,但自由人在各種加強訓練的項目上還是需要不斷自掏腰包,久而久之,也是一股隱形的壓力。

冀共享國羽設備減負擔

“因為你要去物理治療、要去健身房這些費用蠻高。例如你去物理治療一次,150令吉或者200令吉……好像我這樣,每一天要去,每5天,我覺得付不起了。”儘管深受腳傷折磨,但他揚言將重歸賽場,繼續為國爭光。

從蘇迪曼杯陣容和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金牌之路”名單來看,國羽和自由人的關係如今有逐漸回溫的蹟象,促成雙贏局面。

劉雋程坦言,這是目前最理想的舒服狀態;但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國羽能夠無條件地開放設施給全體自由人享用,而非局限於獲選的選手。

白燕薇籲政府助規劃未來

“就好像可能國家體育理事會,會給我們用他們的設施,還是他們的物理治療,因為我們都是代表國家,而不是說我是自己去參加比賽。”

另一方面,曾代表大馬在東運會摘金的白燕微說,無論運動員在國際賽場斬獲多少成就,只要卸下體育健將的身份,就得過着零保障的生活。

目前在一所羽球學院擔任教練的白燕薇希望,政府至少為運動員制定退役規劃,保障健兒們的未來生活。

“可能我的建議或者會有兩方面。第一方面或許就是讓我們有一個就業機會,就是可能在某一些的行業裡面,我們是可以用哪一種職位入職。另一個方面可能就是,他可以給我們一個就讀機會,就是讀哪一所大學都好,我們就會有一個全面的福利。”

白燕薇於2022年搭檔陳堂傑在印度公開賽奪得亞軍,並在河內東運會收穫混雙銀牌。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