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緬北電騙戰外戰 人民戰爭 改換跑道?

特約報導\陳潭深   圖\取自互聯網

彭德仁率領的同盟軍有望光復果敢,但不意味「電詐集團瓦解後,緬北戰事就從此結束」。那是因為「緬軍已陷入人民戰」,因此緬北戰役有「很大幾率」會演變成「全國性戰亂」。

Advertisement

老緬年輕人也加入人民防衛隊。

緬甸軍政府與新聞工作者,長久以來彼此間存有緊張關係:緬兵仇視記者,記者對緬兵也有一定的恐懼和恨惡。

記得90年代,我的同事到仰光採訪,回到酒店把資料整理後將本身和受訪者的名片撕成小碎片,丟進馬桶裡沖掉。我在1997年進入緬北,覺得被機場裡的緬兵以不友善眼神盯着,路旁巨大告示牌上也好像在警告你不得亂來:“粉碎所有聯手搞破壞的國內外敵人”。

那地方就是緬北重鎮臘戍,也是上個月在“1027行動”下緬甸民族武裝選擇最先攻擊的緬軍軍事據點之一。但其實緬北,該說整個緬甸,自尼溫(Ne Win)將軍在1962年3月奪取仰光政權後,就陷入長期不穩定狀態,期間眾緬甸將軍輪流上台以極權施政,推動緬甸化(Burmanization)政策,形成緬甸族(Bamar又稱老緬族)與少數民族武裝對抗的局面。緬甸軍人多屬於老緬族,佔全國人口的68%。

ADVERTISEMENT

尼溫開始了軍閥的鐵拳統治。

15年前射殺日本記者

尼溫的鐵腕統治最終以1988年的“88起義”事件收科,但在那場動亂中有超過3000人被殺。從1992年開始緬軍最高總司令丹瑞將軍掌握國權。在他出任軍政府主席的20年間,多數時候民選政府領袖昂山素姬遭軟禁。

丹瑞在2011年退休前搞政治制度轉型,讓國家舉辦“自由公平”民主選舉,但之前在2007年9月在仰光街頭,他的士兵射殺了約兩百多名參與“番紅花革命”的反政府示威者,包括在現場採訪的日本記者長井健司。

過後緬甸的確享有兩次選舉,但軍政府事前已推出不利於在野黨的選舉法令(2015年選舉前),並在2021年選舉後再來一次政變,跟着取消該年選舉成績,然後把昂山素姬等領袖收押,交由法庭宣判他們20至30年的牢獄。搞那場政變的將領是敏昂來,自他在2月1日上台後至今接近三年間,已有超過4萬2000名抗議者和平民遭殺害。

照理在緬甸的強暴統治下不被人民推翻才怪,其實自尼溫開始了軍閥統治以來,緬甸各地就一直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血腥內戰,犧牲了千千萬萬人的生命。只是緬軍勢力繼續壓制國內反抗力量,大有所向無敵之勢。

但這次打了超過一個月的“1027行動”卻讓人民看到緬軍不敗只是個神話,也看到人民戰爭的可行性。過去學者們多把緬甸的起義稱為內戰,避開毛澤東慣用的人民戰爭字眼,但無論採用什麼名堂,近年來越多人看到緬甸的時機成熟,是時候廣大人民群眾,本着維護國家利益和自身意志,出來推翻軍閥政府,建立一個民主的聯邦制國家。

敏昂來為自保而來場「反華戰」?

徵兵不利

緬軍力量被「誇大」?

一直來研究緬甸國安問題的緬甸學者作家葉妙海(Ye Myo Hein)早在今年5月撰文指出:“2010年至2020年間在緬甸多處同時爆發的民族武裝衝突,已使軍政府看到地面部隊不足的嚴重問題”。緬甸一向被視為在東南亞擁有最大兵力(50萬人)的國家。

這位自2021年留居美國的政治研究學者葉妙海,在緬甸期間曾通過閱讀軍方內部文件及訪問逃兵和叛兵,去瞭解緬軍在2021年政變前後的實力。他說緬軍力量並沒像一般人認為“強大到不可被擊敗”,反而是“部隊面對人員數目從嚴重缺乏到快速減少局面”。

面對250個組織武裝反抗

他指出緬甸的步兵營(Infantry battalions)數目雖從1988年的168營增加至2007年的504營,但實際上部隊人數並沒從徵兵運動中增加。相反的是,數字顯示步兵營的平均人數從1988年的670人不斷地下滑至350+(1998)、250+(2005)及200(2000)。

葉妙海認為隨着政府徵兵的失敗,加上士兵的離隊、叛變和戰亡已大大削弱政府軍的實力。他指出政變前的“30萬至40萬”部隊人員是“不可靠”的“誇大”估計:“我估計當前部隊人員數目為15萬,這包括作戰士兵(Combat soldiers)約七萬。”

他認定目前軍政府處在“兵力最薄弱和最無防禦力時刻”:“過去將軍們總以殘暴手法遮蓋軍方的弱點,但多年來軍官的貪腐、部隊低落的士氣、公眾支持力的流失已嚴重毀壞軍政府形象。”

另一名緬甸軍事問題專家安德魯謝爾思(Andrew Selth),也大大質疑時下一般基本數字的準確性。他認為緬兵人數充其量是個“學術作業”推測,更不要說什麼“前線士兵和後備力量比率”的計算。在另一方面,這位澳洲學者觀察到2021年2月的政變給緬甸帶來了全國性的激烈內戰。

“緬甸軍方目前面對的武裝反抗來自多及250個組織,包括有組織鬆散的地方防衛小組、有城市反抗集團、有民族武裝部隊。這些反抗組織,很多附屬於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的武裝肢體組織,即人民防衛隊(People’s Defence Force簡稱PDF)。一般的估計是,地方和城市反抗組織擁有2萬5000活躍分子,而民族武裝部隊成員約3萬至3萬5000人。

貨車被炸

緬軍或策劃反華情緒?

自民族武裝展開“1027行動”後,緬北戰況確實經歷戲劇性變化。在撰寫本文時,我國藉着中方配合同盟軍清剿果敢電詐,已成功帶回困在老街的121名“豬仔”,這或多或少反映了人民戰爭取得了一定的戰果。在另一方面,近期報導說仰光和內比都不久前發生反華示威,以及在中緬邊界有126架中國貨車被炸毀的消息,這又好像在反映緬軍正在努力把人民戰轉化為反華戰。

我國最新一批獲救的“豬仔”。(檔案照)

沒人承認炸毀了中國貨車。

我的同盟軍消息來源認為政府軍“基本上”因國內“其他地方戰情吃緊”而與同盟軍對峙時的“反擊不強”。他說彭德仁率領的同盟軍有望光復果敢,但不意味“電詐集團瓦解後,緬北戰事就從此結束”。那是因為“緬軍已陷入人民戰”,因此緬北戰役有“很大幾率”會演變成“全國性戰亂”。

消息來源一直不承認中方在“勸和促談”以外,曾為緬甸民族武裝提供了什麼幫助,同樣的他也表示對炸毀在緬甸木姐的中國貨車不知情(“沒有哪家承認,也沒有證據,不好說”)。一般的分析認為炸貨車是緬軍干的,目的是報復中方“干涉緬甸內政”,或更嚴重的是在策劃反華情緒,以轉移正在醞釀的人民戰爭。

彭德仁能否踢開一場人民戰爭?

迅速擴張

年輕老緬人支持人民防衛隊

緬甸人民防衛隊的崛起和迅速擴張,反映了緬軍應付“1027行動”中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在我國緬甸難民出入的地方偶爾會看到身穿印有“PDF”T恤的年輕人。原來自2021年政變後,越來越多的緬甸平民,包括來自中部平原和城市的年輕老緬人加入PDF,拿起武器與緬軍對打,開始時不惜只採用彈射器,後來才自製了滑膛槍和炸彈。年輕老緬人以武力攻擊政府軍是緬甸近代史上少有的現象。

另個反映當前戰況對緬軍不利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市鎮已掉入軍事管制。敏昂來在今年一月宣佈國內的330市鎮只有198個屬絕對安全,其餘的不是面對嚴重保安威脅就是保安有待加強,相信在年頭已有50個緬甸市鎮因武裝衝突惡化而進入戒嚴狀態。

PDF人員什麼武器都用到。

調動軍力

緬軍或棄緬北保首都

隨着戰況的最新演變,緬方卻大聲安撫中方,說兩國會繼續保持強大友好的共生關係。中方早前已立即提醒在老街地區的國民盡快轉移撤離,並在中緬邊境舉行軍事演訓以備萬一。看來兩方的內外行動有自欺欺人之嫌卻是情有可原。到目前為止,兩國都不願看到漫長的人民戰爭或反華衝突在緬甸大地爆發。

在緬甸近代史上的最嚴重反華事件發生在尼溫的軍政期間。在1967年6月爆發了排華事件,中國撤退所有駐緬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大批的華僑也離開緬甸回祖國。之前在國有化運動下,許多華僑(也包括不少印僑)所經營的工商業務甚至學校全部收歸國有,另外軍政府也突然宣佈立即停止使用百元、50元面額的大鈔。這一連串的措施奪取了華僑的財產,斷絕了他們謀生之路。

目前緬甸軍閥真正忙於應付自奪權執政以來最嚴重的人民革命鬥爭。在調動軍力策略上可看到政府軍會不惜放棄緬北和東北邊境地區的控制,以確保首都內比都和仰光、瓦城等大城市的生存。

在民族地區還沒有看到全面性的大動作反抗,一個原因是畢竟過去不是所有的民族武裝在革命事業上都能合作無間。佤邦聯合軍算是最強的民族武裝組織而在彭家聲時代與果敢的關係特別好,由於佤邦主席鮑玉祥身邊的幾個人涉及電詐事件而至今沒直接參與對抗軍閥。佤邦向來與中國關係良好而獲得中方提供武器,據悉不少的武器也因此流入同盟軍手中。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