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醫

【精神健康】影響具延續力如計時炸彈 私密照流傳 創傷等同性侵

文◆陳真紀《明報》

人人智能手機在手,不論拍攝或上傳影像都十分容易。情到濃時,不少情侶想留住甜蜜一刻,拍下十指緊扣、擁抱、親吻照片,當其中一方提出拍攝更私密的照片時,如何應對?

Advertisement

(香港訊)早前網上流傳多張私密照片,再掀社會對影像性暴力的關注。私密照片稍有不慎就會流出,或在分手後變成威脅工具,對受害人心理健康造成深遠影響,所受的創傷等同性侵,而社會輿論壓力則對受害人帶來二次傷害。

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資深倡議主任簡敏棋

拍攝散播均屬影像性暴力

ADVERTISEMENT

說到性暴力,大家都想到非禮、性騷擾、性侵犯;但只要屬非自願且與性有關的行為,都屬性暴力範疇。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指出,根據《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 5)的修訂版,涉及私密影像拍攝及流出的傷害也被歸納為性侵創傷,“性侵犯定義不止是身體上的性侵害或性暴力,亦包括情感傷害(psychological pain)是指一些痛苦回憶,深層私隱被侵犯,感覺羞恥和被背叛;還有社會的輿論壓力、污名化、排斥、個人形象被破壞等,都令受害者心理產生很大痛苦”。

香港於2021年修例,未經同意下發布或威脅發布私密影像即屬違法。但由於網絡隱匿、傳播快速的特性,仍然有許多人身受其害。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資深倡議主任簡敏棋表示,只要是未經他人同意並涉及私密影像的行為,不論是拍攝、散播還是分享,均屬影像性暴力。其他情況還包括以私密影像來要挾發生性行為、勒索金錢,以及將受害人樣貌移花接木至色情影像等。這些行為令受害人承受巨大傷害及壓力,甚至可能導致輕生。

怕刺激對方報復不敢求助

簡敏棋指出,這類事件的施害者大多是受害人所認識,例如親密伴侶,他們要挾發布影像作為操控工具,因此有些受害人未必會立即尋求第三方協助,擔心求助或報警等行為會刺激對方報復,將影像發放到網絡。這一類性暴力的影響具延續力,恍如計時炸彈。“有受害人表示,有心理準備一輩子都要面對這件事情,就算當下照片被刪除,難保有一天又會突然出現,被人用來威脅自己、勒索金錢。”另外,亦有受害人對警方或法律缺乏信任,認為報警未必有實際幫助。

或出現創傷後壓力綜合症

當每日擔驚受怕,長期受情緒困擾,嚴重可引發心理疾病。梁重皿指出,私密影像流出會令受害人覺得羞恥,自尊心受損,影響自我價值,乃至產生對他人的不信任,“因這些影像本應是關係很親密、互信的人所拍攝;所以(影像流出)會出現信任破裂,令受害人很無助,產生焦慮、憤恨、自卑、恐懼等負面情緒反應。”

而且影像流出後很難控制及停止他人繼續傳閱,有可能影響到受害人的社交,例如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出現困難,或身處在學校或工作場所時會感到尷尬;更可能要面對輿論壓力,嚴重一點甚至會被人騷擾。

她表示,受害人會擔憂未來發生類似事件。

“或不敢再建立戀愛或親密關係,引致將來與人建立信任關係時感到不安,害怕私隱再一次被侵犯;更有可能出現創傷後壓力綜合症(PTSD),他們或會避開與創傷相關的事物,如不敢再上網、避開經歷這件事的某些地方等,甚至可能一提起照片,就立刻很害怕”。

如果創傷持續,甚至影響日常生活,那就需要尋求專業人士如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治療。

設支援組織協助下架影像

為幫助受害人盡快移除私密影像,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於2021年初開始提供“Ta-DA下架支援”,協助受害人向有關網絡平台要求移除未經同意下被散播的私密影像,並按需要提供情緒輔導、法律諮詢等支援服務。

根據2021至2023年服務報告,協會共為171宗個案提供下架支援,並向網上平台舉報1342項未經同意下遭發布的私密影像內容,當中89%最後下架。這些私密影像最經常出現在色情網站上,其次是社交媒體平台及搜索引擎;受助人逾七成是女性,男性佔逾2成。

私密影像流出會令受害人覺得羞恥,自尊心受損,影響自我價值。

社會對受害人有偏見

責備批判致二度傷害

“沒有人想自己的私密影像在不知情或不同意下被其他人看到,尤其是現今社會,仍然對於性暴力受害人存有些許偏見。”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資深倡議主任簡敏棋表示,當受害人說出受害經歷,其他人卻未能同理回應,甚至說出“本來就不應該拍這些照片”、“被拍就要有被散播的預期”、“得罪人所以被報復”等責備話語,“尤其當影像在自願情況下拍攝,他們更會覺得受害人可能是性開放、太天真,無疑是對受害人造成很大二度傷害”。

應陪伴受害人報警

這也導致部分人寧願啞忍,沒有即時求助。同時,受害人的私人資訊可能會被公開,以後受陌生人騷擾或網絡欺凌,亦是他們的恐懼之一。

稍不留神,身邊人無心之言很容易就會對受害人造成傷害。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指出,家人、朋友應盡量避免批判,嘗試提供支持,作為聆聽者的角色,讓受害人說出心中感受。

“尤其是親人,理論上應該是受害人最信任的人,但可能因為愛之深,責之切,而不小心說出很多責備的說話,只會加深受害人的痛苦,影響他們的情緒。” 反之,應提供一些實際層面的幫助,如陪伴受害人報警或尋求法律、心理諮詢。

而作為一般大眾,最重要是不要轉發那些照片或影片,攻擊受害人,以免對他們帶來二次傷害。

親友應擔當聆聽者的角色,給予支持陪伴。

避開個人特徵部位

評估風險想好好才拍

伴侶要求拍攝私密照,可以怎麼做?

◆想清楚個人意願,並評估風險,例如對方可信度及可靠度、網絡安全措施等,如果不願意拍攝,應直接拒絕和解釋擔憂,或可以狀態不好為理由婉,如果同意拍攝,應與伴侶溝通清楚,先協議影像用途、保存方法、保存期限、觀看與擁有權限等,並協議如一方要求刪除,對方必須刪除。

◆考慮使用誰的器材拍攝。

◆小心保存影像,建議儲存在保密力強的應用程式內,或將檔案加密,減低流出風險。

◆避免拍攝具有個人特徵的部位,如樣貌、紋身或胎記等。

◆確保完全刪除影像,例如要在垃圾桶或“最近刪除相簿”中將相片移除,同時將雲端備份刪除。

資料提供︰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網站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