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立院修法不應任意擴權 賴清德提釋憲

(臺北24日訊)台灣立法院上周五在藍白立委聯手下,否決覆議具爭議、已獲三讀通過立院職權改革法案。總統賴清德周一早上發表講話,指已已按法律簽署法案,但基於守護憲政秩序和保護民眾權利,將向憲法法庭提出釋憲和暫時處分。

賴清德在總統府敞廳召開記者會,以“守護憲政、保護人民”為核心精神,說明聲請釋憲的態度。這也是賴清德就任後,首次在敞廳發表講話。

Advertisement

他說,一個月前,他在總統府宣誓就職,向全台民眾承諾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因此對於立法院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和《中華民國刑法》修正案,他已經依憲法規定完成簽署。

強調非反對改革

他指,立法院今次修法,除了在審議程序引起社會高度疑慮,相關規定更對憲法的權力分立和制衡原則,造成危害風險,強調自己不是反對立院改革,而是反對擴權,認為立院改革應該合法、合憲,尤其立法院的調查權,不能侵害司法權和監察權。

危害制衡原則

ADVERTISEMENT

賴清德說,確保自由民主的憲政制度、保護民眾的權利,是總統的責任和使命。自由民主的憲政制度,核心精神是權力分立和監督制衡,以及保障人權。分立的權力,應本於憲法,獨立運作,互相尊重;而監督制衡,更應該合乎憲法責任政治的制度設計。

他指出,每一條法律都會對整個社會、還有下一代,造成深遠影響。總統是自由民主憲政的守護者,當這次修法有違憲疑慮,混淆憲法關於權力分立及監督制衡的規定,身為總統,他責無旁貸,必須善盡職責,採取行動。

立法院5月底三讀通過攸關立法院改革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和《刑法》修正案,要求總統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也通過藐視立法院會有罰則,強化人事同意權,並賦予立法院調查權及聽證權。

對於在釋憲結果出爐前,是否會前往立法院作報告,賴清德說,應等到釋憲結果出爐後再做決定。

企業外資恐被立院傳喚

憂商業機密外洩

美國彭博社日前報導,晶片業工程師憂心法案生效後,台積電恐因被立院傳喚調查,被迫洩漏商業機密。賴清德說,這次立院三讀通過的法律,賦予立委新的調查權,調查對象不僅是政府機關,還可擴及到部隊、法人、團體以及社會相關人士。

他說,這段時間的確收到許多來自企業界、外國商會甚至國際的關心,擔憂企業商業秘密可能不保,這對外資投資意願及未來台灣國際競爭力會產生重大影響,這也是他提出釋憲主要原因。

影響投資意願

他強調,朝野都應珍惜,不宜通過任何法律對經濟產業帶來任何衝擊,“這是我們對台灣社會、人民最基本的底線”。

民主不是犯罪

中無權制裁台人民

中國日前頒佈實施懲治臺獨新規,有媒體提問是否會增加海外臺商人身安全風險,賴清德表示,中國無權制裁臺灣人民,也沒有跨域追訴臺灣人民的權力,並稱“民主不是犯罪、專制才是罪惡”。

賴清德稱,根據中國的意見,不贊成統一就是臺獨,無論是“臺灣派、中華民國派、中華民國臺灣派、在中國眼中統統都是臺獨,臺灣政黨只有‘統一促進黨’不是臺獨”。他表示希望朝野共同面對這個問題,大家團結合作。

他也呼籲中國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與臺灣民選政府交流對話,這樣才是增進兩岸人民福祉的正確之道,否則臺灣和中國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疏遠。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