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研究:腿部肌力強 心臟病發後心衰竭風險較低

根據在布拉格舉辦歐洲心臟學會“心臟衰竭2023”會議上發表的最新論文,腿部肌力強,心臟病發後形成心臟衰竭的風險較低,這為增強肌力有利心臟的說法再添證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這份研究一共分析932人的股四頭肌(位於大腿前側)肌力,受試者年紀介於57至74歲,曾於2007至2020年間因心臟病發作而住院。

Advertisement

研究者發現,經測量後發現,股四頭肌力弱的病患,日後出現心臟衰竭的每千人年發生率為22.9,高於股四頭肌有力的病患群體(每千人年發生率為10.2)。

研究作者、日本北里大學醫療衛生學部覆健學科研究員上野兼輔與神谷健太郎博士表示,這項結果凸顯長者固定運動與維持肌力的重要性,因為肌肉量會隨著年紀減少,可能影響心血管健康。

神谷健太郎解釋,發生心肌梗塞(俗稱心臟病發作)之後,心臟會經歷一種叫做心肌重塑(myocardial remodeling)或稱心臟重塑(cardiac remodeling)的過程,纖維組織會堆積,導致心臟擴大。

(互聯網照片)

ADVERTISEMENT

最新證據顯示,以運動為基礎的心臟覆健可以改善心臟功能,改變這類重塑過程。

神谷健太郎說:“心臟重塑是心肌梗塞後,心臟開始衰竭的主因。”肌肉激素(myokines),亦即肌纖維釋出的肽或胺基酸鏈,可以在其中發揮作用。

他說:“運動可以幫忙減弱心臟重塑。”

“除此之外,近期研究已顯示,骨骼肌本身也會釋放肌肉激素,這類細胞激素擁有不同效用,像是防止動脈粥狀硬化惡化、穩定血壓、預防出現老化相關疾病。”

這些最新發現尚未發表在有同儕審查的期刊。

文/圖:互聯網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