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甘榜斯里馬慕拆遷事件】多個家庭無家可歸 天橋下搭帳篷為家

(八打靈再也4日訊)甘榜斯里馬慕拆遷事件造成多個家庭無家可歸!

現年40歲的漢堡檔業者莫哈末韓丹表示,自他的祖屋在上周一的甘榜斯里馬慕拆遷行動中被拆除以來,他們一家就已無家可歸,被迫在拆遷地點附近的天橋下搭帳篷睡覺。

Advertisement

他周日受訪時說,他的妻子和兩名分別年僅兩歲和10個月大的孩子,被安置在姐夫位於士拉央峇魯的家中。

“姐夫家里也有很多孩子,所以我只能送懷孕五個月的妻子和孩子們到那里,而我自己則住在天橋下。

“我已經在努力找出租房,但目前的收入僅夠支付孩子們的奶粉和尿布,根本無法支付押金。”

拆遷行動是於上周一開始,而居民是在今年1月21日之前收到通知,要求他們搬離家園。

ADVERTISEMENT

努拉慕斯達法(坐者左二)希望州政府和相關機構和組織能提供緊急援助,安置那些在拆遷行動中無家可歸的居民。(《陽光日報》圖)

雪州發展公司(PKNS)此前曾表示,該村的土地於2020年9月8日脫售給了一家公司,該公司於今年5月14日獲得法院命令,拆除該土地上的所有結構。

雪州政府根據2006年和2016年人口普查過程中列出,並經鵝嘜縣土地局確認的最初21個居民中,州政府將為購買“斯里天猛公我的雪蘭莪公寓”750平方尺大的單位的每個家庭提供6萬5000令吉補貼,並由發展商支付1000令吉的房屋搬遷費。

他表示,這次強制執行對於最近遭遇經濟困難的家庭來說,是一個沈重的打擊。

“我才剛開始自營業務六個月,因之前的電工合同沒有被續約。

“我讓妻子辭去工作照顧孩子,結果現在房子也被拆了。”

他希望州政府能夠考慮他的請求,並幫助解決其余未獲得援助的居民的安置問題。

“我沒有獲得替代住房,因為自2000年以來,我一直居住的房子是在已返回家鄉的父親名下。

“我已提交出生證和電費單等文件,但仍不符合要求。我希望州政府能考慮這一請求。”

莫哈末阿里一家也在拆遷行動後失去了安身之所。(《陽光日報》圖)

送餐員希望快解決住房問題

另一方面,41歲的送餐員莫哈末阿里則希望在他的3個孩子下周二開學前,解決住房的問題。

“作為一名父親,如果看到妻子和孩子們繼續過著無家可歸的生活,我會感到失敗。

“我正在尋找斯里鵝嘜區附近的出租房,因為孩子們在這里上學,但租金太高,預算700令吉的房子離這里有點遠。

“目前沒有能力支付押金,但我不能讓孩子們繼續這樣下去,需要將他們帶出來,所以會嘗試向朋友借錢。”

另一名居民努再杜法麗達也同樣因無家可歸而被迫在天橋下過夜,她希望州政府和相關部門,能夠幫助仍然無家可歸的居民。

現年40歲的她說:“我處於困境中,丈夫有健康問題,需要進行透析,其中一個孩子患有白血病,另一個是聽力障礙的殘疾人,此外還要供養在大學學習的長子。

“雖然丈夫生病了,但他仍在做保安工作。由於多項承諾,目前無法支付房租押金,丈夫的工資約為2700令吉。

“只希望政府能提供替代住房,租金或月供問題我們會再想辦法。”

莫哈末韓丹和妻子孩子目前只能住在帳篷內。(《陽光日報》圖)

此外,Perantau Sri Makmur主席努拉慕斯達法在臨時安置點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盡管拆遷已經進行,但他希望州政府不會對未獲援助的其余居民置之不理。

他說,文書工作正在處理中,將提交給州務大臣和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希望居民的請求能夠得到考慮。

“剩下的9個家庭只希望得到臨時安置,之後能夠獲得他們每月能夠支付分期付款的替代住房,僅此而已。”

他同時希望社會福利部和雪州宗教局也能提供緊急援助,協助自拆遷行動以來無家可歸的居民。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