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露營地山體滑坡】土崩前一天沒下雨 理大副教授揭土壤積水藏危機

(八打靈再也23日訊)馬來西亞理科大學(USM)岩土工程副教授莫哈末阿斯拉夫認為,經歷峇冬加里露營地山體滑坡事故後,必須了解到斜坡也和人類一樣,需要不時監控、保養和改善,對此建議採用衛星技術來監測類似的斜坡。

他在臉書發文指出,希望相關機構可以儘快收集更多的資料、土壤取樣、繪制地圖(無人機攝影),例如獲取更詳細的尺吋、體積和斜坡破壞面,使日後可以回溯分析。

Advertisement

他促請相關機構儘快取樣,尤其是在發生土崩時的含水量等,而由於大馬缺乏對於類似事故的案例研究,因此可以在未來作為參考。

他說,根據土木工程師朱才俊(譯音,Chee Shai Choon)早前發出的照片,峇冬加里露營地斜坡的地面排水本應作為工程對策,利用地吸引力將水分徑流至指定出口,然而在這里卻很可能成讓地面聚集和吸收水分,讓水滲入斜坡。

根據照片觀察,排水管之間存在裂縫或間隙,非常明顯的導致該區域吸水。

他說,該斜坡頂部出現輕微的張拉裂縫,而這往往是斜坡失穩的主要原因,除了降低土壤的強度外,被水滲入的裂縫還提供額外的側向力,從而降低斜坡的抗失穩性。

ADVERTISEMENT

另一方面,根據土的情況和顏色來看,斜坡中的土壤其實是殘土,而修路過程中只有幾處堤防。

他表示,從土壤的顏色可以估計主要成分是大約35-45%的淤泥(Silt),沙子分為細、中、粗(約35-45%),以及大約15%的粘土。

“這類土往往有50%以上的液限(Liquid Limit),導致它對水相當敏感,導致土地遇水抗剪強度變弱。”

他指出,這種土壤的滲透率以及土壤的排水性估計處在良好與不良的水平之間,而由於排水路徑較長且緩慢,進入土壤的水很難排出。

另外,雖然事發前一天沒有下大雨,但莫哈末阿斯拉夫認為由於土壤的特性,加上吸收到斜坡的地面徑流水分、地底的水流、以及斜坡頂部可能存在輕微的裂縫,皆表明了土壤積水可能發生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斜坡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也提升了孔隙水壓力,反過來降低了土壤的抗剪強度。”

他說,當土壤的抗剪強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致斜坡的阻力和驅動力之間出現不平衡,該斜坡就已經失效。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