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法迪拉談及東馬基建發展 不僅人口密度也要看土地面積

(吉隆坡26日訊)副首相拿督斯里法迪拉說,沙巴和砂拉越的基建發展課題有必要從土地面積來談,而不僅僅是州或某個地區的人口密度。

也是種植及原產業部長的他接受馬新社專訪時表示,沙巴和砂拉越相比西馬地廣人稀,而聯邦政府通常根據州人口的比率分配撥款,是導致沙、砂發展比國內其他州落後的其中一個因素。

Advertisement

他指出,通常政府的發展集中在人口眾多地區,這就是為何以往制定發展規劃時,沙巴和砂拉越經常因人口稀少而在發展主流被遺漏。

他以首都吉隆坡為例,由於人口密集而獲高度發展,相比半島其他州更先進繁榮。但,這種情況並不意味著其他州和地區被邊緣化,只不過是國家在發展中採用不同的經濟規劃方式。

“這就是我們沙巴和砂拉越為之奮鬥的原因,我們不僅要從人口密度審視發展規劃,我們還須審視土地面積和需求,這也是為何必須把基本設施列為優先。我們須看看差距在哪,落後的地方應加快腳步跟上。”

法迪拉指出,砂拉越大多數土地地質屬泥炭沼澤土,由於需從半島運來材料,經常面臨修路成本比西馬高出20%的問題。有鑒於此,首相拿督斯里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將5000萬令吉以下的工程項目採購審批權轉移到沙巴和砂拉越的技術局,以加快項目執行。

ADVERTISEMENT

他希望,通過上述決定,我們可縮小基建發展的差距,從而解決沙巴和砂拉越人民被邊緣化的感受……這樣他們才會覺得他們是馬來西亞的一份子。

他坦言,沙巴和砂拉越的發展日益受聯邦政府的關注,獲巨額撥款分配推行各種發展計劃,如泛婆大道,安華目前也積極為1963年建國契約(MA63)的解決方案鬥爭。

談到沙巴和砂拉越恢復“邦”地位課題,法迪拉說,這更傾向於一個術語,而且對他而言,只要MA63受到承認並成為聯邦憲法的一部分就已足夠。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