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

檳STEM與中華中學簽署協議 曹觀友:人才需求激增 激發學生讀理科有挑戰

(檳城9日訊)檳州首席部長曹觀友指出,當今工程技術人才需求激增,但教師在提高學生對STEM學習的興趣卻面對挑戰,尤其在高中階段選讀理科的人數已下降。

他說,為解決此問題,檳城STEM及州政府機構等致力於協助所有年齡層學生的STEM 學習。去年由檳城技術發展中心和檳城科學圈參與的TVET人才發展計劃,希望通過2年的技術職業學習培養高中生在大馬教育文憑後成為技術人員。

Advertisement

“學前班和小學階段,檳城STEM小組的重點一直是激發對 STEM學習的興趣和好奇心,中學階段則提供基礎學習以激發更多學生在進入高中後選擇讀理科,隨後進入STEM領域的高等學術研究和職業。”

他說,去年此計劃共有來自13所選定學校的401名學生參加,其中大部分學生今年將升入第二年階段,今年將會有來自12所學校的308名新生加入。

他指出,另一項計劃是工程和電腦科學培訓計劃(SFP) 也已獲得州教育局批准,來自選定學校的20組學生(每組25人)參與這計劃,培訓學生這方面的基礎。

曹觀友(坐者左二)見證檳城STEM與中華中學簽署協議儀式後,與大家一起合照。

ADVERTISEMENT

他今午見證檳城STEM機構與中華中學簽署協議,以便該校學生參與TVET及工程和電腦科學培訓計劃。這兩項計劃也獲得檳城中華校友會及Inari Amerton有限公司分別贊助5萬及6萬令吉。

檳城中華校友會會長拿督吳振賦說,記得還在母校讀書時,學校開設了黃昏工藝班,在傍晚時分給學生上車床工和木工等技術課程,希望能幫助學生掌握一門技能,讓他們畢業後可以馬上著手工作。

他指出, 80年代初期這些課程間接地為剛剛進入工業化的檳州輸送了一批技術工人,他對高瞻遠矚前輩的規劃感動,感謝他們很早就看到了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未來,為學生提供了學業之外的另一條出路。

“我們學校有一些B40家庭孩子,由於家庭種種因素影響,這些學弟妹們學業比較追不上,導致最後對學業失去了興趣,校友會本著孔夫子有教無類的精神,一直在探討如何來幫助這群學弟妹,以及提高母校學術水平。”

他說, 去年10月經多輪討論和研究,該會委託檳城技術發展中心為25名高中二至三的學生提供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TVET)證書課程,而2023至2024年總費用為5萬令吉。

出席者包括檳城STEM機構總經理鄭焯榮、中華學校三校董事會主席盧福裕、中華中學校長楊來福及Inari Amerton有限公司代表等。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