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森甲國內地方

樹心腐蝕 樹身傾斜 紅屋老樹不得不砍

(馬六甲27日訊)引起各界熱議,許多人紛紛為老樹感到惋惜;實則因為老樹已經“病入膏肓”,樹心被蛀蝕且樹身傾斜,當局為了公眾安全,不得不做出砍伐的決定。

市政廳工作人員為樹頭留下的坑洞填泥。(取自星洲)

Advertisement

教堂前的大樹被砍伐後,留下大坑洞待填補。(取自星洲)

《古城》社區報今日走訪紅屋區,兩個樹頭皆已經被清理完畢,基督堂前的大樹洋灰圈也被剷除乾淨,當局正在填補留下的坑洞,據悉將會分別翻種兩棵新的盾柱木(Pokok Batai Laut)取代。

至於維多利亞噴水池前的盾柱木洋灰盆,當局亦正在注入大量泥土,為翻種做準備。

ADVERTISEMENT

現場所見,甲歷史城市政廳工作人員如火如荼開工,包括為維多利亞噴水池前的洋灰盆填充泥土,並用黃線圍起施工領域,以保護遊客們的安全。

沒有被砍伐的小樹,也成為遊客的遮蔭所。(取自星洲)

大樹帶來的樹蔭及涼意,是最天然的消暑劑。(取自星洲)

炎熱天氣下,遊客紛紛躲在僅有樹下乘涼。(取自星洲)

遊客紛躲小樹遮蔭

沒有了兩棵大樹的遮蔭,在豔陽天到訪的遊客紛紛躲在現有的兩棵小樹下,就算遮蔭區域很小,也能至少避開陽光直射帶來的灼熱感。

遊客向本報表示,雖設有巨型風扇下,但畢竟要站在扇下才感受到風,且無法躲避不了陽光照射,所以建議當局適當植樹遮蔭,為旅遊環境降溫。

120年盾柱木老樹“退役”了,不少人覺得惋惜。(取自星洲)

市政廳往盾柱木花盆注入泥土,據悉準備翻種新的盾柱木。(取自星洲)

老樹植於英殖民時期

據瞭解,面對著維多利亞噴水池的盾柱木,是擁有120年樹齡的老樹,植於英殖民政府時期,隨時樹齡漸高而出現健康問題;同時,教堂前的苦楝樹生長亦明顯非常傾斜,洋灰盆、走道及溝渠也受到破壞。

2021年,另一棵120年樹齡的盾柱木大樹在風雨中倒塌,傷及大鐘樓及附近的打卡設施,所幸沒有造成人命傷亡;2023年,大鐘樓旁的中型樹木也突然斷裂倒下,所幸體積不大,也沒有傷及任何路人。

蔡求偉:避免發生意外。(取自星洲)

蔡求偉:砍老樹免倒下砸中游客

馬華歷史城市議員蔡求偉表示,當局安排樹藝師定期為大樹進行健康檢查,早前發現這兩棵老樹的樹心已經腐蝕,屬於不健康的老樹,而且樹身往外傾斜,所以被迫儘快進行砍伐,避免隨時倒下砸中市民和遊客。

“由於世遺區人潮集中,市政廳除了高度關注,也必須迅速採取行動,確保不會發生任何傷亡意外,影響馬六甲及我國的形象。”

他說,市政廳會按時檢查各地尤其旅遊景區的大樹,包括聖保羅山、炮臺街、紅屋後方斜坡等,一直都有植物專家為老樹進行健康檢查。

他表示,根據甲博物機構資料顯示,種植在世遺紅屋區的盾柱木樹齡至少已有120年,在2021年3月17日倒下的其中一棵盾柱木,是因為樹根已經腐朽,不堪大風雨的摧毀而倒下。

“當時,該樹高18公尺、樹徑1.5公尺,後來市政廳重新栽種一棵盾柱木取代。”

林朝雁:大樹被證實無法挽救。(取自星洲)

林朝雁:樹心已空恐帶危機

怡力州議員林朝雁指出,之前本身有詢問樹藝師的意見,除了照顧方式是關鍵,所種的樹種也是非常重要,無論是照顧、保養或醫治方面,必須確保是相關樹種,方能對症下藥。

她說,經過向市政廳求證砍伐兩棵老樹的原因,確定是因為老樹生病無法挽救,出現逐漸傾斜的危機,才決定直接砍伐兩棵老樹。

“老樹的樹身已經有洞,即內部有空心現象,擔心承受不了大風雨的考驗倒下,恐怕帶來很大的危機,所以出於公眾安全考量採取行動。”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