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馬即時國內地方

本地白米去哪了?業者:才賺50仙很難做!

(吉隆坡2日訊)本地白米嚴重供不應求,市場上都買不到,說好的供應充足本地白米,都到哪兒去了?

馬來西亞土著米廠業者公會(PPBMM)主席莫哈末特米茲坦言,由於成本高昂,本地白米又是受到價格管制的統制品,在扣除成本後,每包10公斤的本地白米利潤只有僅僅的50仙。

Advertisement

“我們有算過,一包售價26令吉的10公斤裝本地白米,只有50仙利潤,太少了,這也是許多廠商都不願投入包裝本地白米的原因。”

“米廠的稻谷收購價不斷上漲,8月時每公噸介於1700至1800令吉,加工後的成本就變成2800令吉,每公斤的成本價都要2令吉80仙了,怎麼能虧本賣2令吉60仙?”

米廠不願生產本地米

他對《每日新聞》指出,廠商無法靠微薄利潤繼續運,更沒有廠家願意做虧本生意,所以很多米廠都不願意生產10公斤裝的本地白米。

ADVERTISEMENT

他說,廠商在收購稻谷後,須做多層加工和篩檢程序,這將流失一半的重量,最終只有約50%是白米,除了雪州米較廠能產出65%的白米。

BARIM:廠商更傾向進口米

大馬土著米商公會(BARIM)南馬區主席卡禮爾沙末說,因為利潤非常單薄,廠商更傾向於包裝進口白米,因為這才能讓廠商有更高利潤。

根據Bernas提供數據,大馬每年消耗250萬噸白米,其中62%,或相等於155萬噸是本地白米、67萬5000噸(27%)是進口白米、其余則是進口糯米、香米和印度香米(Basmathi)。

卡里爾沙末說,由於無利可圖,確實有一些廠家不再包裝本地白米,這也是導致本地白米供應吃緊的原因之一。

“每10公斤的本地白米,只能賣26令吉,算算只有50仙利潤,廠家寧願不做,利潤太單薄了。

“目前,市售的進口白米每10公斤售價介於39至45令吉,當本地白米恢覆穩定供應,人民對進口白米需求量降低時,政府應該對本地白米提供約4令吉(每10公斤)的津貼。”

他在受訪時指出,本地白米供不應求,是受到很多原因促成,包括有中間人大量批貨,如餐館、大型商場等直接向米廠批貨,結果讓本來就短缺的白米更奇貨可居,平民百姓也因此買不到本地白米。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