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娛樂

會講福建廣東客家話 莫翰曾在香港開脫口秀

(吉隆坡11日訊)莫翰出生於霹靂州,他不止是一位歌手,也擅長填詞和作曲,同時也是一名教師、相聲演員。自小接受華文教育熏陶的莫翰,精通印度語、國語、華語、廣東話、客家話、福建話等多種語言。在本地歌壇,早期不同種族演繹華語歌曲的歌手並不多,莫翰是其中一位佼佼者,尤其演繹方言歌曲更讓人聽出耳油,難怪曾在香港開脫口秀(Talk Show)的莫翰大受歡迎。

莫翰曾接受大馬音樂人好友謝木刊登在《風采》的訪問中,提及在保守的60年代,父親因為本身來自印度,看到印度國內的環境而深覺教育的重要性,考量到能掌握更多不同的語言,日後可以獲得更好的出路。

Advertisement

莫翰加入中文樂壇,也“入鄉隨俗”參與賀歲專輯演唱新年歌。(取自網絡)

父親送讀華校曾遭責問

莫翰表示:“原本父親是帶我的五哥去報讀家附近的華校,當時我也跟著去,去到學校才知道那年的名額已經滿了,校長就建議讓我報讀華校,我就這樣成了家裡唯一上華校的成員。”而莫翰的父親當年也因為這件事,曾遭到印度社團的責問,但是父親對外人的冷嘲熱諷絲毫不妥協,他反駁說其他孩子有報讀淡米爾或英校,而且孩子是自己教養的,他有選擇的自由。

升上中學後,莫翰父親因認識教育部的職員,便把他轉到怡保三德學校,“對我來說卻是到了完全陌生的環境,全校只有我一個印裔,同學們除了感到好奇,也時常對我冷眼嘲諷,我害怕又尷尬。曾經和父親抗議要轉校,但數天后開始認識新朋友,慢慢適應下來。”

ADVERTISEMENT

本地音樂人謝木(左)與莫翰是多年好友,他於2020年曾專訪莫翰刊登在《風采》雜誌。(取自《風采》)

至於莫翰長大後是在什麼情況下踏入歌壇的呢?他當時受訪表示:“在一次有Live Band的歌唱比賽上,父親的朋友知道我會唱歌,要求父親讓我上檯客串,那是我第1次上檯演唱,歌名是《陪我去買菜》。13歲那年,我偷偷向朋友借了16.50令吉買了二手吉他,看到我自彈自唱父親很不高興,把我的吉他弄壞,他覺得玩吉他、唱歌是不健康的,應該好好讀書以後才會有出路。但因為太愛唱歌,我參加了歌唱比賽,那一年的冠軍是戚舜琴。”

1983年莫翰在怡保駐唱,唱片公司大聯機構曾經找他約談,但他卻希望能加入麗風機構,當年麗風旗下歌手有李逸、邱清雲等,在本地華語歌壇都是響當當的大歌星,邱清雲還曾教導莫翰唱客家歌曲。

莫翰1983年在怡保駐唱,唱片公司大聯機構曾經找他約談,但他卻希望能加入麗風機構。(取自網絡)

莫翰在瑞華唱片曾推出一系列中國風專輯。(取自網絡)

“1987年我在新加坡演唱時,有唱片公司開條件帶我到台灣發展、演唱2首創作,還會與費玉清合唱。簽了2年合約,但拿到歌曲時卻發現全都是老歌,後來又說不會和費玉清合唱,一直拖到合約滿了,也沒有錄成。1989年,李茂山在新山的銀座酒廊為新專輯宣傳,我在酒廊當嘉賓,瑞華唱片陳老闆也找我簽約,第一張專輯是由台灣製作人林瓊瓏製作的《為什麼此刻還在想,還在瘋狂》。”

自小接觸中文教育、在華語樂壇發展的莫翰,後來娶老婆也是娶了一名華裔女子,不過當時這門親事遭到雙方父母的反對,莫翰憶述:“無論是男方家長還是女方家長都激烈反對這一門婚事,父親開始時激烈反對,還好母親和家人都支持我,直到我父親也妥協了;同樣地,女方的父親同樣反對,他堅持不出席我們的婚禮。我和岳父有一陣子沒有交談,後來朋友告訴我,岳父時常在他們面前稱讚我這個女婿呢!哈哈!”

謝木(左)指莫翰對於妻子的愛可說勝於一切,為了照顧妻子,他把演唱合約放一邊,專心一致照顧患癌的妻子,後來妻子不幸與世長辭,莫翰繼續居住在怡保,偶爾則到吉隆坡探望兒子,一起吃飯,共敘父子情。(取自臉書)

為照顧太太轉跑道

莫翰有一段時間在本地歌壇銷聲匿跡,原來當年他去了香港發展,“1998年我在麗星郵輪做脫口秀TalkShow,一天一場,每一趟過去都唱半年至9個月。我發現很多會唱歌的歌手說話技巧不是很好,會說話的也未必會唱歌,所以,我就做個人Talk Show,說說唱唱,很受歡迎,在香港上很多電視節目。”

直到2012年,莫翰的太太身體出現狀況,為了全力照顧老婆他沒有再續約,開始轉換跑道做貿易小買賣。2017年,莫翰太太去世後,他再度回歸嘗試參與演戲,也常受到邀約,但始終興趣不大,很多表演工作都婉拒了。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