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收到贓款被騙財戶頭凍結 私下換匯防惹禍上身

(吉隆坡22日訊)詐騙陷阱無處不在,跟陌生人私下換匯小心惹禍上身,不僅錢財被騙,身份資料還可能遭盜用做其他欺詐用途,且銀行帳戶也很可能因接收贓款而被司法凍結,得不償失。

有網友向陌生人換匯,對方爽快匯了5萬人民幣,豈料卻是贓款,導致事主銀行卡遭司法凍結。

Advertisement

上述騙局的主要目標群體是在國外留學或工作的中國人,以及在中國留學或工作的外國人,受騙金額從數百令吉至數萬令吉不等,有受害者將自己的經歷分享到社交平台小紅書,希望能夠警惕其他人。

小紅書使用者“阿盺”指出,自己在今年4月杪跟一個中國人換匯,對方甚至主動先轉了一筆5萬人民幣到她的銀行帳號,而她也解除戒心匯了3萬2000令吉給對方,豈料,自己收到的竟然是贓款,隔日她的中國銀行卡遭司法凍結,賠了夫人又折兵。

有網友向陌生人換匯,對方爽快匯了5萬人民幣,豈料卻是贓款,導致事主銀行卡遭司法凍結。

ADVERTISEMENT

據她透露,對方得知她需要換匯5萬人民幣時,態度很爽快,沒有詢問手續費也不在乎匯率高低,直接要求她提供銀行卡匯錢。

“因為是對方先賺錢給我,所以我放鬆了警惕,在確認5萬元人民幣到賬且可以正常使用後,我就匯款3萬2200令吉給對方,其中大部分的錢是向別人借的。”

收贓款被當涉案嫌疑人

出乎意料的是,事主的中國銀行卡在隔日就遭司法凍結,她向公安瞭解情況後,得知自己接收的5萬人民幣是贓款,而遠在中國被騙錢的受害者報案了,因此她被當成涉案嫌疑人,可能被限制出入境、列黑名單等,而被凍結在卡里的錢,在最後結案也會被扣除做賠償。

“這樣的案件在之前對我來講是聞所未聞,但是發生之後這段時間,有很多受害者通過評論區加了我,我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同樣情況上當的受害者。與其說我是被騙錢,不如說是被坑了。”

她無奈表示,儘管自己對於中國那位報案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但也不理解為何對方未核實就把錢轉入陌生人帳號,若她沒有收到轉賬,也不會把自己的錢匯出去。

不過,她事後反思發現,即便她不把3萬2000令吉轉給對方,只要對方拿到了她的卡號,一樣能把贓款轉進來,導致自己的卡被凍結,不僅錢不能用,還被列中國公安名單。

“而且這個過程是對方先打錢來,你看到錢就覺得穩了,所以太好騙了,從來沒想過進到我卡里的錢還能不是我的,就像我的馬幣出去了就回不來了……”

事主隨後已到大馬警局報案,意外從警方口中得知有關的戶頭已有三宗報案記錄,因此決定在社媒平台提醒其他民眾與陌生人換匯要非常小心。

個資被盜用去行騙

另一名小紅書使用者“開心心”也同樣遭遇了換匯騙局,且自己的個人資料還被冒用去欺騙其他的中國留學生。

她指出,該名老千聲稱自己是在中國學生微信群組內的貨幣兌換商,因此她在6月15日通過微信與該男子聯絡,打算將2400人民幣兌換成1600令吉。

根據其報案書內容,對方要求事主提供私人資料,包括學生證號碼,護照號碼和中國身份證號碼,事主按照指示給了資料,再通過支付寶匯款,結果得到的收據是偽造的。

“隨後我的微信就被拉黑,無法再聯絡上對方。”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告一段落,她從其他中國留學生口中得知,自己的個人資料被冒用來欺騙其他學生。

與此同時,目前也有一些受騙人正在找她,誤以為她是老千,基於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她也已前往警局報案。

“現在騙子還在拿我的個人資訊繼續行騙,均非本人,大家切勿上當受騙。”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