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戴上BrainGPT 能把人腦想法換成文字

文\蔡宗桓

對一般身體健康的人士來說,把腦中的想法直接說出來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對因疾病如中風或受傷而癱瘓或殘障甚至無法說話的人士來說,將心中所想訴諸於口是一點也不簡單的事。不過,拜科技所賜,有口難言者未來或有望透過“AI讀心術BrainGPT”表達意見和想法。

Advertisement

澳洲首創讀心術BrainGPT,將人腦中的想法翻譯為文字。

澳洲悉尼科技大學研究團隊首創“讀心術BrainGPT”,用戶只需戴上非侵入式且方便攜帶的“想法閱讀帽”,儀器便能把用戶腦中的想法轉換成文本,與人交流,不僅如此,用戶甚至能藉此操作機器人,開創人與機器的全新互動模式。

在有關研究中,用戶在戴上“想法閱讀帽”後,須在腦中默念一段文字,接着,這頂帽子便會通過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感受器記錄用戶的腦電波活動,接着,研究團隊便會使用一款已學習大量腦電圖數據的AI模型DeWave把這些腦電圖轉換成文字。

據了解,該研究團隊經實際測試後發現,“想法閱讀帽”記錄及辨識腦電波的準確率介於40%至60%。

ADVERTISEMENT

雖然這款搭載AI模型DeWave的帽子的準確率還有待提升,但領導這項研究的悉尼科技大學教授CT Lin認為,這在把腦電波活動轉為文字的領域方面可說是已有全新突破。

“它整合了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為神經科學與AI開闢新的應用方式。”

目前能把想法轉換成文本的技術,通常需通過磁振造影掃描儀(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簡稱MRI),或是在鼻子或頭骨進行侵入性手術以植入電極來進行,而這些技術的費用較高,且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在這當中,就如Tesla創辦人馬斯克旗下的神經科技公司Neuralink就是使用一款手術機器人把芯片植入人腦中,據稱能讓用戶獲得更優秀的推理能力,且在閱讀人類的想法時有更高的準確率。

不過,設計非侵入式“想法閱讀帽”的研究團隊認為,隨着科技的進步,加上他們將不斷為產品優化,預料這款帽子閱讀想法的準確率在未來將有望提高到90%。

該研究團隊的其中一位科學家Yiqun Duan說:“雖然我們仍面臨許多挑戰,但目前此模型已能生成有意義的內容,包括寫出重要的關鍵字,以及意思相似的的句子。”

科技家電讓大掃除變輕鬆

大掃除是農曆新年前的例行公事,而在忙碌的現代生活裡,若想在省時省力的情況下完成大掃除的任務,少不了仰賴科技家電的幫忙。

為助大家以事半功倍的方式除舊布新,以為住家帶來一番新氣象,《光明日報》整理了一些新穎科技家電的相關資訊供參考。

1.掃地機器人:懶人打掃小幫手

在過年前的深層打掃中,清潔地板可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若能使用掃地機器人,那麼,你只需動動手指指揮,就能操控機器人完成清潔地板的任務。

時下掃地機器人普遍已結合掃地與抹地的功能,它們會先吸起地上的灰塵毛髮,再以抹布擦拭地板,而其“充電基座”也多已增設自動集塵、自動補水、烘乾抹布等多項智慧功能,不但可完成吸塵、抹地的工作,就連清洗抹布和倒灰塵的動作,它們都可都輕鬆搞定,並達到全自動的清潔效果。

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掃地機器人之前,除了需考量各款機器人的功能,同時還須比對各機型的避障系統,若有內建相機鏡頭和雷達偵測的則更為妥善,以免用戶需不時解救被卡在桌角或是被電線纏繞的掃地機器人,倍添困擾。

2.乾濕兩用吸塵器:掃拖一次完成

近年流行的“乾吸濕拖兩用”吸塵器極為適合性喜親力親為一族。這類吸塵器通常具備多種吸頭供換用,以便徹底清理角落隙縫的塵埃,同時又能達致吸塵與拖地兼具的雙重效果。不過,有些款式的兩用機在除塵或拖地時需更換不同的吸頭,以致在操作上多了一層麻煩,所以,若想要“減少麻煩”,可選購能“邊吸邊拖地卻無須換吸頭”的機型。

除了吸塵器,洗地機或強調有洗地功能的吸塵機機種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洗地機能更有效的清潔廚房的油污與液體,達到深度清潔的效果,而且洗地機也可用於不同材質的地板,適用範圍較廣。但這類機種的體型與重量相對較大,且可能會增加清潔工作時的負擔。

3.空氣清淨機:解決看不到的髒污

在大掃除期間,空氣中的粉塵和病菌極易飄散室內,加上過年期間親朋好友頻頻造訪,也會增加外在污染侵入室內的機會,因此,空氣清淨機將可在此情況下發揮功能。在選購空氣清淨機時,首重清淨效能,最好是具備能捕捉PM2.5懸浮微粒的HEPA濾網,倘若室內坪數較大,就須挑選效能較好的款式,並搭配能源效率分級進行篩選,才能找到高效能又省電的產品。

4. 擦窗機器人:高樓窗戶輕鬆搞定

擦窗機器人能吸附在玻璃上,如掃地機器人一樣來回擦拭窗戶,近年深受不少消費者的歡迎。

隨着越來越多人入住公寓,清洗高樓窗戶漸漸成了大家心中難言的“苦”。須知,即使屋內一塵不染,但窗戶卻是霧濛濛一片,勢必對心情造成極大影響。為讓所住的公寓單位能裡外乾淨,建議住戶選購能吸附在玻璃上,如掃地機器人般來回擦拭窗戶的擦窗機器人。在選購之前,消費者除了須先確認有關產品的操作便利性與清潔效果,同時也得核實其安全保護機制,如其安全繩可以承受的拉扯力道、防碰撞的偵測系統等,以免過後發生擦窗機器人從高處墜落並釀成意外的不幸事件。

谷歌添3生成式AI功能

助寫留言評論 整理分頁

凡是習慣多開分頁的用戶可在“分頁管理”中選擇“整理相似頁面”的按鈕,屆時,系統將會自動協助用戶分析網頁的內容,並把類似主題的分頁置入同一個分頁群組,甚至可為這些群組員提供建議名稱和表情符號,方便用戶下次需要時能夠輕鬆找到。

Google於官方部落格宣布,最新的Chrome 121版本將推出3項實驗性質的生成式AI功能,以協助用戶撰寫留言、評論,以及整理雜亂的分頁。

若用戶想在論壇上發表意見或留言評論Google Maps上的餐廳時,卻擔心用詞不妥,或不知該從何說起,那麼,用戶可使用Google即將提供,且與Gmail內附的“幫我寫”(Help me write)相似的功能,來輸入評論關鍵字,屆時,AI將會主動協助用戶撰寫一段得體的評論或回覆。

此外,有些用戶習慣在使用Chrome瀏覽網頁時開了許多分頁,以致過後找不到自己想要使用或閱讀的分頁,為此,Google將通過AI來協助用戶整理有關分頁。

用戶可在“分頁管理”(Tab Organizer)中選擇“整理類似頁面”(Organize Similar Tabs)的按鈕,接着,AI便會分析有關網頁的內容,並把相關主題的分頁納入同一個分頁群組,在短短一分鐘內,將原本亂糟糟的分頁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

若用戶想要替Chrome外觀更換主題,Google即將引入類似Android 14生成式AI主題的功能,也能協助用戶為Chrome選擇主題,如北極風或任何風景、物體,並可挑選所呈現的形式,如動畫或照片,只要用戶向AI說出自己的要求和願望,AI都可根據用戶的要求來進行調整。

不過,上述3大功能暫時只開放給美國Chrome用戶,並且不支援企業與教育帳號,因此,用戶可進入“設定”內的“實驗性 AI”( Experimental AI)啟用之,不過,本地用戶恐怕須再等一陣子。

免駕駛人分心

安卓AI可播讀代回訊息

Google近日宣布,將為使用Android(安卓)系統的手機與汽車主機配對功能Android Auto 提供AI新功能,讓駕駛者可在使用Android Auto時更方便更直接,並減少開車時分心的機會。

根據Google的官方介紹,新版本的Android Auto將會整合AI功能,讓AI可根據不同的使用環境向駕駛者提出各種相對應的建議,包括代回訊息、代為撥打電話等,甚至可在群組對話中自動篩選出比較重要的訊息,然後向用戶讀出有關訊息的內容。

Google指出,新版Android Auto內建的AI功能在手機接收到大量群組訊息後,會自動篩選出較重要的訊息,然後以語音方式向用戶播放訊息內容,同時也會根據訊息內容向用戶建議可回覆的內容,讓駕駛人無須觸碰手機即可輕鬆“讀訊”及“回訊”。

根據谷歌展示的其中一個範例,只要駕駛人的手機與車機配對啟動Android Auto後,一旦手機接收到其他聯絡人發出的訊息內容,如詢問駕駛人的抵達時間時,AI便會根據駕駛人當下所在位置和導航地圖所規劃的路線,代為向聯絡人發送駕駛預計將抵達的時間。

另一個範例則顯示,一旦Android Auto偵測到駕駛人手機內建的行事曆安排了一場即將在當天進行的工作會議,AI便可通過Android Auto向駕駛人建議是否設定導航前往會議地點,屆時,駕駛人只需在車機熒幕上按下確認即可開啟導航。

此外,Google也說,新版本的Android Auto將擁有更高度的客製化介面,讓駕駛人可把車機的Android Auto介面設定成和手機一樣的桌布及應用程式Icon,以便能讓視覺感受達到一致性。

Google將為旗下的手機與汽車主機配對功能Android Auto提供AI功能。

為手機大掃除

省空間更長壽

在農曆新年將至之際,現代人除了須為住家大掃除,以及進行健康檢查,同時也勿忘為手機進行“體檢”及大掃除,包括檢查手機儲存容量是否嚴重不足,然後通過簡單的清理方式替手機快速“瘦身”,讓手機得以釋放更多容量空間,且因此變得更順暢更“長壽”。

手機“大掃除”招式:

第一招:揪出占空間容量的怪獸

許多用戶平日都會用手機下載各式各樣的App,因此,用戶可通過手機內建功能來查看各款App所占空間容量,然後把既佔容量又不常使用的App下載或刪除。

方式如下: Android:Google Play商店設置→ 管理應用程式和裝置 → 釋出空間

iOS:手機設定→ 一般 → iPhone儲存空間 → 刪除App

第二招:清除WhatsApp釋放儲存空間

許多用戶都會使用WhatsApp與人溝通,因此,通過WhatsApp收到的照片、影片、語音訊息和文件等,都是占據手機儲存空間的一大凶手,因此,用戶須定期清除這些照片、影片及訊息,才能確保手機儲存空間充裕。不過,在刪除這些照片及訊息之前,切記須先確認聊天室內未過期的重要檔案是否已有備份,或已被存到雲端。

方式如下: WhatsApp設置→ 存儲空間和數據→ 管理存儲空間 → 快取資料 → 查看並刪除項目。畫面將顯示WhatsApp媒體檔案、應用程式等其他項目所佔據的儲存空間大小。用戶只需點擊超過5MB、已轉送多次、或選擇特定的對話查閱想刪除的檔案即可。

第三招:善用雲端空間管理

手機經年累月不斷累積照片和影片後,勢必佔用手機的絕大部份儲存容量,趁着新一年即將到來,用戶應儘快為手機進行“大掃除”。在刪除這些照片或影片之前,用戶可先把它們轉存到電腦或備用硬碟,或是善用雲端空間,即把它們存到Google相簿、iCloud,若平常能養成定期備份和歸類的好習慣,每年年杪在清理手機時便可較為輕鬆。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