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即時國內

張念群:英語成學生第一語言 華小老師教學難度增

(吉隆坡18日訊)通訊部副部長張念群表示,馬來西亞近年來教育環境下,其實華校教師教學的難度及其複雜已日益增加許多。

她為2024年HSK國際中心研討會暨大馬中文教育高品質發展學術會議主持開幕時,如是表示。

Advertisement

她提到,華小一班的學生人數多達30或40人,有些甚至45人,他們掌握中文的程度參差不齊。因此,如何提升學習的有效性和學習成果,是有探討的價值,尤其在大馬多元語言和種族環境底下。

她說,大馬華裔人口達24%,而目前入讀華小的非華裔生人數日益攀升,包括有些班內的非華裔生佔了20人或30人,有時甚至逾50%。

“非華裔生的中文使用,只限於幼兒園,有些甚至連中文語言環境成長背景也沒有,這對華文老師教學工作,增加了很多難度。”

張念群聲稱,她也發現吉隆坡的華裔家庭,也有不少家庭大量使用著英文,或現今手機視訊媒介語是以英文為主。

ADVERTISEMENT

只在學校講華語

她舉例,她雖受12年中文教育,本身的小孩母語雖說是華語,但小孩在與他們同學交流語言,令人驚訝的竟然是英文;所以事實上,他們第一語言可能是英文。

“我問孩子們,你們不是念華小嗎?小孩回答‘我們在學校只能講華語,所以學校以外地方我們要講英語。”

張念群另一案例是,疫情期間小孩當時二年級上網課,當天是科學,老師正講解光線折射,她發現有小朋友竟要求老師以英文講解有關內容,老師坦言英語不流利,只能以馬來文再講解;這是她觀察到兩則有趣實例。

她表示,大馬在現今國際上地位,非常適合舉辦上述國際中心研討會,可探討除了中文作為第一語文教學,也應同時探討中文作為第二語文教學的議題,因大馬擁有非常多案例與經驗可充作研究材料。

安華晤哈馬斯領袖文被撤  或因違臉書社區標準

詢及臉書公司META,把本地媒體報導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在卡達會見哈馬斯政黨領導人的新聞移除一事,張念群指出,在通訊部透過書信和電話方式表達不滿後,相關帖子已恢復。

她提到,也許是有違臉書的社區標準,包括可能要減少哈瑪斯在有關平台的曝光率,當天才會突然被撤下。

國際中文吉隆坡宣言將誕生

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委員長拿督吳恆燦披露,本研討會在尾聲時將產生一項2024年國際中文吉隆坡宣言。

也是大馬漢文化中心主席的他表示,2024年HSK國際中心研討會有5大目標,即:

1.研討會最終為國際中文及HSK 中文水平考試,做出學術建議與指導,加強國際中文及HSK在世界的影響力。

2.規範“國際中文”詞,以便逐漸取代“對外漢語”用語,讓“國際中文”成在海外推廣應用的統一標準用詞。

3.重視本土中文教學發展,研討在本土師資培訓、教材、本土與國際中文的結合,本土中文與當地主流社會的交流,為國際中文在世界開水土不服的藥方,讓國際中文親民,成為和合語文。

4.研討會特設提呈學術論文獎項,獲獎論文會頒發獎狀,後推薦期刊發表;讓不能與會的人士提呈;此次共收到14篇中文研究。

5.研討會以線上形式進行,讓不能出席者參加,使其成為研討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要平台。

“今日研討會定位為HSK國際中文研討會,主要是要將HSK 中文考試成為繼英國雅思、美國托福後的世界第三語言考試品牌給建立起來。”

此外,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中文學程主任許德發的代表陳添來則說,自2008年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依大)開設中文教育科系,迄今已栽培了13屆逾400位畢業生,大部分已獲委派至全國政府中學執教,佔全馬中學師資的20%。

開幕儀式出席者包括教育部語言文學應用研究所研究員郭龍生、玻璃市教育局副局長兼華校督學高美清、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副主席楊欣儒、中國科技術語名詞委員會委員王琪、印尼北蘇門答臘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吳英成、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教授阮黃英、香港教育大學教授施仲謀、漢考國際副經理楊琳靜、金鼎教育公司總經理暨新紀元大學學院兼任講師歐陽靚凌、Robust HPC私人有限公司董事經理兼首席執行員葉德桉等人。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