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副刊

常見細菌可吃光塑膠 把廢料變用品

全球每年生產的塑膠超過3.8億噸,其中高達一半是無法回收的一次性塑膠,但就連剩下的部分也無法悉數回收,因此,雖然當前塑膠類垃圾回收活動已經十分普遍,其回收率卻依舊不到5%,其餘的全都被送到垃圾掩埋場進行處理。

早前,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常見於土壤和污水污泥中,名為睪丸酮叢毛單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的細菌,具備分解塑膠的強大潛力。

Advertisement

“這種細菌具備分解洗衣粉、塑膠及植物中化合物的能力,而該細菌之所以具備這種能力,主要是為了獲得這些物質經分解後所變成的碳。”

研究員指出,該細菌提供了一種從未被利用、還未被開發且自然發生的生化反應(biochemical reaction)資源,希望有助於處理掉不斷堆積的廢棄物,而這也將對建立循環經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回收設施的限制、塑膠與其他材料的結合,加上在塑膠容器中的食物垃圾等因素所致,並非所有塑膠都可以回收再利用。

在生化學領域,會基於不同目的進行細菌改造,但這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

ADVERTISEMENT

不過,睪丸酮叢毛單胞菌的好處是它不需進行任何改造,就能自然地分解塑膠。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發現,該細菌能把回收的塑膠轉變成不同的副產品,因為被這種細菌消化掉的塑膠可轉化成不同的聚合物。

換言之,這樣的特異功能可協助打造全新的塑膠生產平台,並大幅度降低通過石油化學物質的提煉來製造塑膠的做法,同時可直接把大量現成廢棄物轉變成塑膠,發揮雙重環保的效益。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