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精選即時國內地方

小黃鴨等塑膠玩具有毒 檳消協促家長勿購買

(檳城12日訊)根據國際消除污染物網絡(IPEN)的測試報告,陪伴許多人成長的兒時玩具如黃色小鴨、會叫的小雞、充氣馬、玩具娃娃和塑膠玩具熊等都含有被稱為“氯化石蠟”的有毒化學物質;檳城消費人協會促請家長不要購買類似塑料玩具給孩子,因為這些化學物質會對人體帶來巨大損害。

檳消協主席莫希丁阿都卡迪說,國際消除污染物網絡從10個國家包括馬來西亞收集31個塑膠玩具樣本進行測試後,發現這些兒童玩具含有高氯化石蠟的成份,會損害肝臟和腎臟,破壞內分泌系統,引發癌症,破壞發育中的人體大腦,以及危害生殖系統等威脅。有關報告在今年10月份出爐。

Advertisement

這些陪伴許多人成長的兒童玩具,在今年10月的一份測試研究告中被發現含有高水平的氯化石蠟。

損肝臟腎臟引發癌症

“這些拿去測試的玩具樣本,並沒有標示含有毒化學品。”

莫希丁阿都卡迪今日召開記者會說,由於短鏈石蠟的毒性和可持久性長,因此《斯德哥爾摩公約》早在2017年把它列為要消除的化學品。

ADVERTISEMENT

他說,這些兒童塑膠玩具因含毒性強,已被歸類為有害垃圾,他促請我國政府正式加入這個全球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以加強管制這類危險性的玩具。

他說,兒童可能透過這些玩具吸入有毒灰塵,或通過皮膚和口部接觸如口咬,把這些毒物吸收入體內。

莫希丁阿都卡迪(右)展示國際消除污染物網絡的研究報告,呼吁家長勿再購買相關玩具給孩子。

“我們希望家長別再購買這些塑膠玩具,同時,政府應禁止出售這類含有氯化石蠟的產品或玩具。目前短鏈石蠟已在全世界停用,惟是否禁止中鏈石蠟則還在評估中。”

《斯德哥爾摩公約》是全球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以消除世界上最危險的化學物質的國際公約。公約列出的化學物品都是已被證明有毒、且持久性強的物品,我國曾在2002年5月16日簽署這份公約,但至今並未正式加入其中。

Tags
你也可能感兴趣...